《分扣子》教案设计

2020-07-10

分扣子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的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以及整理数据。

教    法:

    引导法

学    法:

小组合作

教    具:

口袋、纽扣

学    具:

纽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题

1.小熊一家必须通过5个问题猜出20个怪物中谁是城堡的主人才能离开城堡,怎样提这5个问题呢?请你来猜一猜。

2.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分扣子,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通过分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分扣子

活动一

拿出1号口袋。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分类,再动手试一试。

1.小提示:

(1)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每种分法还能继续往下分吗?(一种分法指的是什么?是分的过程中的某一步吗?)

(3)最先举手的小组优先汇报。

2.学生汇报。

(1)请小组两个同学在黑板上演示分扣子的过程,一人讲解,一人动手分扣子。

(2)教师记录分扣子的过程。

(3)再请一组同学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在黑板上演示,记录过程。

(4)比较两次分类,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二

拿出2号口袋,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分,再动手试一试。

1.小组讨论

(1)想一想分类的顺序,小组内两人说一说。

(2)用课件出示6种分类顺序,安排学生分别进行动手操作。

(3)学生在6种不同分类顺序下的分类结果,进一步感受结果的一致性。

2.自我评价。

(1)通过今天分扣子,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

(2)填写“自我评价单”,同组两人互相说一说,互相鼓励一下。

三、讲故事

从刚才的分扣子活动中,你有没有受到一些启发?能通过分类找到城堡的主人吗。

作业布置:完成课本65页自我评价表。

板书设计:

                                 分扣子

                         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课后反思:

《分扣子》是数学好玩单元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刘老师的这节课整个过程体现了数学活动经验是在数学活动中逐步积累的。

  课前互动环节通过找不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分扣子一开始,教师让学生观察带来的扣子有什么不同?接着提问如果让你给它们分分类,你准备怎么分?此环节,没有让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分,可以让学生观察多一点的扣子,通过学生观察扣子的摆放情况,发现这样摆放太乱了,不容易看清都有什么样的扣子,激发学生主动分类的内在需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分扣子的第一个活动环节,学生分成按形状的不同分成了两类,按扣眼数的不同也分成了两类,分完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分的结果一样吗?在整个分类活动中可以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分一分,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带来的分类结果的不同。

  在学生掌握了分类的多种标准后,第二个分实物扣子的环节,及时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知识、巩固知识、消化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理解分类的数学思想,直观感悟分类所带来的好处。分扣子内容具活动性和探究性,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分扣子”的内容不能用“对或错”来简单的判断其正确与否,而是要听学生介绍“分的扣子”有无道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充分与同学展开交流活动,注意倾听同学讲的有无道理,联系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做出判断,不断地及时地优化自己的数学知识,在合作交流中获得了发展。

  最后课堂回到了生活中,垃圾桶的分类、图书馆的分类、超市的分类,让孩子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好玩。


阅读 5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