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段奇妙的旅程,从婴儿呱呱坠地,到夕阳红的耄耋之年,人生的精彩一直在于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美好的价值追求全力以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正如三四月份的盛春,生机勃勃、 意气风发。但有一些青少年因为心理脆弱、思想困惑等问题,使得对生命不尊重与伤害的现象屡有发生。时值清明,追忆先人,思考人生,让我们的孩子懂得感恩、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是作为教育者必上的一课。
上周的【每周一问】留言,各位微友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贡献了不少成功案例和方法,一起看看吧~~
@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 周丽娜:生命教育离不开“生死别离”
在我们的教育里面,很少涉及到生离死别,但孩子的生命里肯定会遇到别离,可能是宠物的离开,亲人的离别,哪怕是花草的凋零。如何正确认识“生死”呢?绘本是不错的选择:《爸爸的围巾》告诉我们亲人虽然离开,但他(她)的爱会伴随我们变得坚强;《爷爷变成了幽灵》让我们知道告别也需要仪式感;《獾的礼物》让我们明白,活着的时候要给予别人关爱。
@群媛 曾琴:生命教育就在身边
课文中有美好的生命主题单元;平时每周每天的安全教育也属于生命教育的范畴;班队活动也有关于生命安全的主题。
对于“死”这个主题,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选择了一些相关主题的绘本和学生们一起看,如《再见了,艾玛奶奶》,《长大做个好爷爷》,《爷爷变成了幽灵》,《爷爷的天使》,《爷爷没有穿西装》等等。这些故事温暖感人,让学生能明白死的意义,让学生更加珍惜生命。
@三只小猪:由浅入深的教育
小学阶段,侧重于让孩子明白生命是怎么诞生的;中学阶段,侧重于让孩子明白每个生命个体的不同,养成同理心,明白他人同自己是一样,不要去轻易伤害别人;高中及之后的阶段,主要是让孩子明白生命的珍贵,学会客观看待遇到的挫折,明白生命的不可逆和人生的可能性,引导孩子学会用长远的目光审视眼前的挫折,和用当下的努力为将来负责的成熟心理。
@宝鸡高新第一中学 秦超: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的“法宝”
1. 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基地、国家重点保护湿地、自然博物馆、城市生态建设绿地等场所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大自然的生命力,形成珍惜当下、敬畏生命的思想意识。
2. 开展角色扮演、自我体验、实地考察、充当志愿者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养成互帮互助的良好行为习惯。
3. 在准确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以重要节日为契机,通过主题班会课、兴趣活动小组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构建学校特色序列化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场景式生命教育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感悟生命的价值。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俞海军:正能量、感恩、珍惜
1.传递正能量,历史人物,杰出英烈……都是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的绝好教材;2.学会感恩,有了感恩的意识,孩子们才会渐渐觉得存在的价值,觉得生命的珍贵;3.做到珍惜,生命只有一次,时光不可倒流,从小教育孩子们,要有一种紧迫感,要学会珍惜世间万物,当用有限的生命,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江苏省常州市怀德苑小学 谢佩君:舌尖上的坚毅品格
春风十里野菜香,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通过搜集野菜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在红军长征途中,野菜是战士们最珍贵的、最美味的食物,甚至是战士们的救命恩人呢!在一个个故事中,学生对野菜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感受到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冬季湖:生命仅有一次,不可重来,需要珍惜
有关学生的生命教育,我想到让学生观看《死亡诗社》,讨论自杀的男生,有没有别的选择?他的“船长”老师会不会自责?如果有,会说什么?由此,引出生命仅有一次,不可重来,需要珍惜。也可以召开主题班会,用身边的正反事例,引发学生讨论,通过情景剧和小辩论,让学生明白,生命很难得,应该绽放光彩!
@昆山市花桥集善中学 莫崇姣:化学课上的生命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生命教育常常落实在知识点应用的举例上。比如,在讲解乙醇的性质与应用时,可联系到酒驾检测仪的原理,再通过补充一些酒驾导致的危险事故视频,跟学生普及相关法律,让学生了解到酒驾的危害,意识到“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伊宁第26中学 援疆英子:以生命教育为尊,人品为首
为了感受生命的可贵,设计学生体验一日做孕妇活动,感受母爱的无私奉献的同时,惊叹生命的神奇。而系列的大自然探秘,则是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界一切生灵是一体,缺一不可。最让自己满意的是坚持数十年在学校养蚕,后来成为学校的特色科技活动,继而推广到全区,让生命教育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变得朴实而真切。
@小霞子:生长于感恩中的生命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生命的教育应该和感恩教育、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等融合在一起。每年开学我接手的都是新的班级,在恰当的时机,我会和学生探讨学习的意义,让学生思考读书到底是为谁读。我们一起回顾从出生到长到现在父母对我们的付出,继而认识到现在的生命不单单是自己的,父母的生养之恩需要报答,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感恩父母。
@江苏省常熟外国语学校 嵇怡:家校携手,共同开展生命教育
我们可以邀请家长来校参加活动,例如观摩跑操比赛、消防演练活动,素质拓展演练活动等,让家长们更好地关注子女的教育;也可以开设家长讲坛,家长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给孩子们讲述人生感悟,比如感恩、责任等话题;还可以借助学生或父母提供的照片在班会课上讲述亲情故事,增进父母与子女间的感情和理解。
@一川:人生一次 且行且珍惜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生命一词难以拥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因此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从心里明白生命的意义。作为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比如视频或者实地参观,而不是单纯的以文章向孩子讲述“敬畏生命”的概念(比如羚羊和蚂蚁那篇课文)。另外,对于孩子来说,一生中最先接受的便是家庭教育,所以生命教育中,家校联动也分外重要。
@宜昌市秭归县文化中学 郑建之:感之深 体之切
前两天,我刚好组织学生观看了心理学家宗春山老师的视频课,这节课让学生先认识“死”的含义和死的状态,再过渡到“生”“生命”的主题,形象而生动,诙谐而有趣,使同学们产生了共鸣。平时生命教育要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从而深刻认识生命的意义。比如带领学生去医院看望病人,去养老院参加志愿服务,去烈士陵园参加扫墓等。这些场合,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应该感之深,体之切。
@~^o^~:在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引导和内容
学前期或者童年中期,可以更多让孩子了解“我们从哪里来”“认识和保护自己的身体”等内容,认识生命的宝贵。而青春期、青年阶段,是一个从儿童过渡到成人的阶段,需要建立自我认同,学会与他人相处,发展友谊、恋爱,再到自己成家立业孕育新生命等。我想,生命教育核心是让每一个人意识到不管出生和死亡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学会保护和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活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 蒋金娣:培育种子,感受生命成长
充分利用(或开辟)班级绿植的养护角,播下绿植的种子,让学生每天都能看得见种子萌芽生长的过程,感受生命的奇妙;组织学生观看孕育生命全过程的科教片,让学生真正懂得自己是历尽了千辛万苦、打败了无数的“竞争者”后才成为自己的,给学生以“我很棒”的人生信念;借助学校心理健康老师的力量,开展一些关于生命教育的心理团体辅导课,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生命的可贵。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利民小学 周建英:教校园宣传的文化布置
一方面,通过创设教室黑板报、墙壁以及室外楼道等“硬文化”。另一方面,注重校园“软文化”的建设。可以利用一些重要的节日,开展主题班会、举办“珍爱生命”“你是如何来的呢”“生命的起源”等演讲比赛;广泛地给学生普及防灾和必要的自救知识,开展模拟情景的演习等;组织“时间就是生命”校园电视台,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学会合理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阿国:敬畏、感恩、负责
敬畏生命,懂得感恩,学会负责!生命教育的嫩芽也就在各自的生活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了!
@安徽省安庆一中刘磊:生命教育的渗透方法
本人所任教的语文学科教材中《纪念刘和珍君》《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囚绿记》《兰亭序》《孔雀东南飞》《老人与海》《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等篇章,都是可以进行生命教育的优秀文本,教师可以抓住契机,及时由文本蕴含的思想生发,在课堂上进行渗透教育。除通过教材进行生命教育渗透之外,在课外阅读中也可以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如先秦诸子哲学、颜真卿《祭侄文稿》、文天祥《正气歌》、张溥《五人墓碑记》、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亚米契斯《爱的教育》等课外经典文本都是非常好的渗透生命教育的作品,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学生乐于接受。
@春暖花开:一片树叶落下来
清明节期间,家长可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借带着孩子缅怀先烈,祭奠先人的契机,适宜地向孩子解释死亡。如借助《一片树叶落下来》的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体悟到死亡是自然、无法阻挡的。
此外,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生活点滴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乐观面对生命的态度,正确引导孩子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从而使他们明白生命的宝贵,且在不断成长中学会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努力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生命的意义,体现自己的价值。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 陈锡:利用古诗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通过学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诗文,引导学生体味春天那种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气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及美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无常。通过学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诗文,让学生体会到生命虽然美好,但绝非永远一帆风顺,我们要学会勇敢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
激发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通过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诗文,让学生领会到,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他人及人类命运联系起来,我们才能真正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本周,我们特别邀请徐文强老师给大家带来经验分享:
(徐文强: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小学语文教师,于洁工作室成员,曾获昆山市班主任论坛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生命教育应在生活中顺势而为
一年前,班级中一位女孩子目睹了操场上的死鸟,悲观之余,不禁对生命开始发问,她把自己的思考都写进了周记中。难得的是,这位小姑娘毫不避忌死亡,谈及了死亡后的假想,特别是谈到自我意外的死亡,会给家人、朋友带来多大的伤害,自然死亡,又是怎样符合自然规律,不过是一个轮回。无形之中,在一具“鸟尸”面前,小姑娘完成了生命教育中的核心——死亡教育的环节。
中国人忌讳谈“死”,但人生自古谁无死呢?我们对死亡概念的避讳,无形之中在孩子的脑海中埋下了恐惧的种子,认为死亡是可怕的、危险的,甚至出现杞人忧天的抑郁行为。其实,死亡是生命自然发展规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与其避忌不谈,不如直面死亡。
年龄层次低一点的孩子,可以通过类比法去教育,例如文具盒坏了,再也修不了了,用不上了,这就是文具盒的“死亡”,让孩子产生对生命终结的概念。年龄层次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通过谈谈自己遇到过的长辈去世等事件,谈谈人去世后,带给我们的悲痛,一个人的离世造成的影响,来辩证地认识死亡。
新闻里出现的轻生案例,也可以拿来给我们的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使得学生从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从而让学生更加珍惜活着的时光,做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使我们的生命变得充实。这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所说:“我们要用行为而不是时间去衡量生命。”
我所在的学校也开展了各种生命教育活动,一学期两次的防火、防震救生演练、定期的禁毒活动、护眼日活动等等,无不渗透着生命诚可贵的理念。而我自己呢?在阳春三月,我不会浪费大自然给予的美好春光春景,在田间地头、山水名胜去踏足、去呼吸,回来后把我的经历拍成照片、做成攻略分享给学生,给学生带来各地的特产,以此来鼓励他们去享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生活,让他们领略到人的一生应当充实地度过,才会有接踵而至的惊喜与美好。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会为生活而奋斗。
我至今仍能背诵出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所写的名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所有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鄙,生活庸俗而愧疚。”
我愿意把这番话分享给我的学生们,在绚烂的青春年华,去做自己认为值得做、应该趁早做的事情,去见一见天地众生的美好,这样学生才不会迷惘人活着的意义,惆怅成长的烦恼,忧虑突如其来的死亡。
一边是祭奠去逝的亲人和烈士,一边是身处生机勃勃的春天。在清明这样的时节,开展生命教育是沉重的话题,又非常地恰如其分。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理解了自然规律,就能够理智、客观地认识生命的律动,追求人生的意义,而不是在一些挫折面前迷失自我。
珍爱自己的生命,要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把自己带个这个世界上,感恩亲朋好友、师长呵护自己的健康的成长,感恩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珍爱自己的生命,不仅要延续其长度,更要拓展其宽度,“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里“名”应该是努力做到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甚至是对全人类的积极贡献而被人们铭记;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应珍爱其他生命,培育万物共生、和谐相处的正确理念和言行,与所有生灵一起遇见生命的美好!
感谢徐文强老师和参与此次话题的所有老师!期待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我们【每周一问】的回答中,贡献您的育人智慧,小编在后台等着您哦!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