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编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基础教育蓬勃发展,一代代教育人砥砺前行。身处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在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如何应对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重大问题?如何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如何坚守新中国教师的本分,并将教师的教育情怀、个人成长与国家使命融合起来?
2019年9月8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以“生命永恒,教育永恒——于漪·成尚荣·李政涛共话基础教育改革70年”为主题,共同主办“大夏教育·高端论坛”。于漪(因病无法到场)、成尚荣、李政涛等基础教育界代表人物,通过3场主旨演讲、1场主题访谈,解读中国基础教育改革70年的现状与未来。
本文摘取了专家的核心观点,一起来看看。
于漪:坚守新中国教师的本分
当日,改革先锋,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先进工作者于漪,虽因病无法到场,仍精心准备了发言内容,点明了新中国教师基础教育实践的关键之处。
她强调,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育质量不是指某一个学科的成绩,而是指培养的人的质量。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不管教什么学科,必须集中在培养下一代有中国心、中国情,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领。她指出,教师教课要带着理想情怀和责任担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在我们的孩子心中点亮一盏明灯,使学生明白人生道路怎么走,这也是教育质量最为根本的关键。
成尚荣:共同创造中国特色的教育学
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成尚荣点明了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脉络和方向。
他指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在他看来,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是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学。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教育领域的重要论述,阐释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教育改革发展的纲要,也为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打下了基础。其中的教育观、办学观、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等,无不闪耀着学术性标识的光彩。他指出,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要从寻找和梳理学术性标识开始,逐步建立起学术体系,确立学术领域和核心论题。
李政涛:以“教育之眼”看世界与盼永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政涛,从凝聚“社会教育力”和树立“中国自觉”的双重角度,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路径。
他认为,“教育”不只是一种实践活动,更是一种“尺度”、“视角”和“眼光”,基于“教育尺度”、“教育眼光”,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把各种社会的教育力量吸纳和汇聚,成为“社会教育力”和“系统教育力”。如何更好地集聚“社会教育力”,真正把教育变成全社会、全人类的事业,是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重大问题。此外,他指出,我们要有“中国自觉”,自觉基于中国立场、中国视角,创造基础教育的中国经验和中国典范,为世界做出中国贡献。
今天的校长,要明确是“在中国”办学校,做教育,要放在中国文化传统的脉络和长河里,来定位和表达当下的办学实践;今日的教师,要成为像于漪老师那样的,有中国文化底蕴、中国文化情怀的教师。
围绕“把人生融入时代里”的主题,以70年基础教育改革为大坐标、大背景,成尚荣、李政涛、王焰三位嘉宾展开对谈,从参与基础教育改革的真实经历出发,讲述“在时代中的我”和“我所感悟的时代”。他们将国家使命、教育情怀和个人成长融合起来,将自己的教育人生投入到时代中,对时代发展做出贡献。
会上,国家督学成尚荣、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雷启立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焰社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房建军书记、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共同向青年教师代表赠送于漪、成尚荣、李政涛三位专家新著。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文娟以“生命之缘,教育之缘”为题,向于漪老师献致敬信。于漪老师的家人、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黄音,分享了于漪老师经实践检验的宝贵思想与锲而不舍、追求不已的精神。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