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批评孩子反而见效快且容易上瘾?其实你是被骗了!

2019-10-07


很多家长可能都遇到过,和颜悦色地鼓励孩子,孩子不进反退,而当严厉地批评训斥孩子后,孩子的表现则明显提升,于是认为鼓励式教育无用,批评教育更为见效。其实这种推论是一种错误的推论,具体原因何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


当爸爸妈妈和颜悦色对孩子好好说话,并想尽办法寻找孩子身上闪光点,试图通过表扬感化他,让孩子朝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时,孩子总是不领情,继而后面的表现不仅没有达到父母期望的水平,而且还一再挑战自己的底线。


反而是父母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声色俱厉地训斥一顿后,孩子却变得比较听话了,然后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得相对乖巧,总之效果比之前有明显提升。


从理论上讲,经过几次这样的体验,家长会开始迷恋上使用批评、惩罚等手段,因为这样的手段操作简单,迅速见效。而现实情况也的确是如此:我们很容易在身边见到爱批评孩子的爸妈。


那么说好的鼓励式教育呢?怎么和实践完全不同啊?是那些教育专家神化了表扬的作用吗?


不仅家长们会有这样的疑惑,在学校里每天和几十个孩子打交道的老师们也会有类似的感慨。


笔者就曾接触过一些教师朋友,他们都有这样的抱怨:刚入职的时候,总是相信书本上的话,觉得人性本善,只要积极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每天对他们说一些鼓励的话,孩子们就会越来越好。


可是现实总是无情的打脸,当你整天面对一群精力无限的小屁孩到处惹是生非时,你就会发现——只有让自己变得严厉才能镇得住他们。


0.gif

看来老师也有他们的苦衷,每个严厉批评孩子的老师,可能一开始都是希望活用教育家的格言,用爱和表扬感化孩子的。


所以综合以上现象,似乎批评的效果在多数情况下是要优于表扬的。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教育学界推崇的鼓励教育真的错了吗?别急,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回归效应来解释这样的现象。 


回归效应是统计学名词,指的是极端化的测试数值最终会向平均线聚拢。听起来有点深奥,不过没关系,我们会举几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解释回归效应。


1.gif


最先发现回归效应理论的是19世纪的英国数学家高尔顿,他在研究孩子身高与父母遗传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高个子的女生通常倾向于寻找比自己身高更高的男生结婚。


如果孩子的身高完全遗传父母身高的话,高个的父母会生下高个的孩子,而高个的孩子倾向于找自己相似身高的结婚。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那我们的世界将会分化出两拨区别很明显的人种,一种特别高,另一种特别矮。


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大多数人都更接近平均身高。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就是回归效应,因为身高特别高的人和身高特别矮的人,相对于整个人群和他们的祖先来说都是极端值,他们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不会像他们一样,而是向平均数靠拢。


2.gif


除了身高问题,回归效应也会在我们生活的很多细节中出现,比如在足球赛事中有著名的“封面魔咒”:说的是每次上体育杂志封面的球员,在接下来的赛程中表现都会出现下滑。这也是典型的回归效应。


道理很好理解,一般来说上封面的球员是因为近期表现惊艳,出现了高于自己平均水平的发挥,然后杂志才会找上门来进行采访。在采访之后,该球员更有可能向他的真实水平靠拢,数据略有下滑本来就是大概率情形,而受访之后越战越勇反而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这些并不是什么魔咒,而是符合统计学规律的结果。 


回到我们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来,家长和老师关于“批评比表扬更有效”的结论带有明显的主观成分,其实也是回归效应带来的结果。

我们先确认一个事实:孩子不可能随时保持稳定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有高潮就有低潮。


所以不管得到家长什么样的反馈,孩子在某段时期表现低于平均水平,下一阶段更有可能出现反弹,回归到一个更接近平均水平的成绩;反过来说,孩子在超水平发挥之后,接下来更有可能会出现成绩的回溯。


再联系开篇的现象,家长在什么情况下更可能表扬孩子?当然是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同理,家长在什么情况下更可能批评孩子?当然是孩子不听话惹事或者出现考试成绩不佳的情况。

所以,家长们是把批评之后学习成绩、状态的改观(其实是回归效应)错误地归因为自己的严厉批评产生了效果。反过来,对孩子优异表现表扬之后,孩子出现回溯,家长则觉得一定是自己鼓励式的风格起了反作用。


其实这只是观测到的数据(孩子的表现)存在系统误差(孩子的发挥不稳定,有一定随机性),而我们误将系统误差归因为是自己的批评和表扬造成的结果。 


事实上,多数教育学研究者认为鼓励性的管理风格比严厉的批评风格更容易激发出孩子的良好表现。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尔的实验证明了:表扬、鼓励、积极地肯定孩子能对他们的自信心将产生正面影响,能推动孩子全心投入学习,并且增强自我效能感,加强学习的内在动力。


3.gif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有过通过四颗糖让孩子知错就改的例子。当时叶老担任小学教师,看到一男孩在校园内殴打同学,就立刻上前制止,并让肇事者到他办公室去一下。


待叶老回到办公室后,发现那男孩已经在办公室等了他很长时间,便掏出一颗糖给了小男孩说:“你比老师来得早,说明你比老师更准时,这是老师对你准时的奖励。”


小男孩很吃惊,原以为自己会迎来一顿急风暴雨的训斥,但没想到来的却是被奖励。


更令他吃惊的是叶老又掏出一颗糖给了男孩并说:“老师刚才训斥你,你却听老师的话就停手了,这说明你尊师重道,是一个好学生,所以老师奖励你第二块糖果。”小男孩半信半疑,不敢相信地接过了第二颗糖果。


但是没想到叶老又拿出了第三颗糖果,对小男孩说道:“我听说,你拿砖头打人,是因为那个学生欺负女生,你是为了伸张正义才动手打他的,对吗?这块糖,还是老师奖励你的,因为你从小就富有正义感。”


小男孩接了三块糖,呆呆地说不出话,因为在他以往的经历中,但凡是打架必定会招来家长的训斥,从来没有人真正理解过他行为背后的深意。


叶老看到小男孩有所启发,便拿出第四颗糖:“这第四个糖,也是老师奖励给你的,因为你知错就改,老师也相信你以后会用更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暴力,你能做到吗?”


叶老通过四颗糖给小男孩上了生动的一课,也是给家长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推崇鼓励式的教育,并不等于把表扬或是奖励一股脑地塞给孩子,这四颗糖分别代表了四种理由,层层递进,孩子接受起来也更有效果。


虽然我们这些普通家长,可能没办法像叶圣陶先生那样妙语连珠,但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感受他们的情绪和想法。批评比鼓励有用,这样的逻辑错误我们不要再犯了。


4.jpg



文章来源 | 家长会了么



 第29届现代与经典全国教学研讨会报名中

  时间:2019年10月至12月

  地点:南京、泉州、无锡、嘉兴等

  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班主任、名师工作坊等

  内容:专家报告 / 名师观摩课 / 参观考察

  详情点击此处>>>>

阅读 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