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如何帮孩子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2021-03-18

0.jpg


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32.9%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


假期里,许多孩子又进入了“手机-电脑-游戏-网络”的循环圈,回到学校仍心心念念虚拟世界的快乐。开学后,如何帮助孩子恢复良好作息,快速摆脱手机依赖?


老师们为家长们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策略,快来看看吧~



每周一问


开学后,如何帮孩子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小学 徐文强:加强认识,警惕变化


开学后,应当先对班级学生进行一次摸查了解,通过走访询问调查,找到班级中经常玩手机的同学,再和他们的监护人沟通,明确手机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减少手机使用频率。


其次,教师要开展一堂关于手机使用利弊的班会讨论课,让学生自主交流、发现,增强对手机的客观认识,尽早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最后,教师也要注意与时俱进,当前很多小学生的电子手表,也在不断升级进化,功能等同于手机,可以看视频、打游戏,这些情况也需要及时了解和警惕。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杨雪瑶:不玩手机,家长垂范


在和一些爱玩手机的孩子交流中,我发现,他们的家长很多也是手机不离身,有的甚至在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刷手机视频。我想,避免手机沉迷,家长应该做好示范,回到家陪伴孩子的时间里,尽量不碰手机。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可以选择放下手机,拿起纸质书籍,用这样积极、正面的形象来消除玩手机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1.jpg


@甘肃省金昌市第八小学  李艳:内因外因共克手机瘾


思想沟通定规则:家长要以案例形式让孩子懂得手机的利与弊,从内因入手合理制定家庭手机使用规定。如,手机不放在卧室,上学期间只有必须时才能在父母监督下使用,周末限定独立使用两小时等。


视力检测下决心:家中设置视力检测表,每周一次检测,随时发现孩子的视力变化。可通过用完手机后检测和室外活动后检测两种情形进行对比,让孩子了解手机对眼睛的伤害,内因外因结合,让孩子自发决心限制使用手机。


@江苏省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 俞艳君:签订协议巧约束


可以与孩子签订手机协议,通过协议约束孩子使用手机。具体可以这样做:


三方达成共识。可以与孩子的班主任协商,共同签订手机协议,三方各保管好一份协议,让协议更具仪式感。


细化协议内容。对孩子使用手机做好明确规定,比如周一到周五手机归父母保管,周末完成作业后,可以使用手机若干小时,但是晚上睡觉前手机必须还给父母。


定期微调协议。一段时间后,如果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减少了,可以适当缩短手机使用时间或者减少使用频率,让孩子慢慢调整到远离手机的状态。


@浙江省诸暨市学勉中学 葛永锋:以规则促自律 


临近新学期开学,我们学校通过微信群发送了《告家长书》,其中包括手机管理要求,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校情做了具体规定。首先,请学生和家长学习通知原文,认识到把手机带入学校、带进课堂的危害,诸如破坏专注力、占用宝贵的时间、破坏人际关系等,进而影响学习成绩。第二,人人填写承诺书,我校是寄宿制学校,每一位住校生承诺不将手机带到学校,或者返校后,将手机上交,由学校统一保管。学期开学当天,德育处在“慎独”文化石旁边,为各班放置了专用箱,让学生在手机上贴好标签,将承诺书和手机一块放入箱里。


2.jpg


@浙江省温州外国语学校 胡继东:用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把孩子从手机中“解放”出来


看过一则报道,英国一对父母为防止两个女儿变成“沙发土豆”,对她们下达一年的电视禁令。作为补偿,又与女儿共同列出100项户外活动,且全程参与。一年下来,他们全家感觉精神状态更为积极向上。以此类推,我建议,与其想方设法禁止孩子玩手机,担心孩子沉迷网络,不如想想有什么全家可以参与的活动。比如带着孩子们去亲近大自然,爬山、徒步、露营,领略壮美的祖国山河。比如带着孩子走进社会,做公益活动,让孩子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 平兰芳:让孩子看到生活的本色


孩子的世界是宽广而多彩的,不应被小小的手机所束缚。


1.以理导之。我和家长朋友曾尝试在学校和家中开展微专题研讨会,和孩子一起学习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材料,明其利弊,尤其是认识到长期沉溺电子产品会给身体特别是大脑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2.以爱化之。孩子之所以沉迷手机,除自制力不足之外,更多的是心理缺失所致。我们要对孩子多一些关爱与陪伴,以身作则,以爱化之,润泽他们的精神世界。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学 周春红:签订协议,共同遵守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签订协议,规定每周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和要求,并且可以和在校学习情况联系起来,比如:每次默写100分可以奖励10分钟电子产品时间,每次作业满分可以奖励20分钟,每次考试达到多少分可以奖励半小时等,以此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业,当然前提是规定孩子不可以玩大型电子游戏,避免上瘾。


此外,这份协议也应该包括对家长的要求,比如:家长每天回到家玩手机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或一小时等。当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可以放下电子产品,发展其他的健康爱好时,引导孩子更合理地使用手机才会更具有说服力。


3.jpg


@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  周丽娜:以身作则,以“度”促“渡”


要让对孩子手机使用的管控更有说服力,家长必须自己注意手机的使用度,以身作则,起到表率引领作用。


降频。不管是工作还是休闲,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的频率要慢慢变少,尤其是在孩子努力学习的时候,千万别让手机影响孩子的心态。


降维。手机功能强大,集商务休闲娱乐于一身,家长在孩子们面前使用手机时,尽量侧重于工作商务人际交流,避免过多的休闲娱乐。


家长注意控制手机使用度,才能做好榜样,有效地引导孩子手机管控顺利过渡。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 陈玲:防微杜渐,循序渐进


第一步,预防为主。在学生幼小的时候,家长就要注意别在孩子面前过久使用手机,避免孩子对手机产生强烈的好奇与渴望。家长在孩子面前,多阅读、多劳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


第二步,关注细节。不是必要的时候,尽量减少给孩子单独使用手机的机会,如果必须使用,要调试好时间,规定学生在固定的时间使用手机完成任务。避免孩子使用手机玩别的游戏。


第三步,关注过程。监管手机的使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家长不能松松紧紧,而是要与孩子达成一个一致的协议。让孩子明确我什么时候可以使用,使用多长时间等问题。严禁是不现实的,那就运用规则的力量,引导孩子合理地使用手机。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陈跻云:去到春光正盛处


要想根除心灵上的杂草,最好的办法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的,要想治愈假期中形成的电子产品依赖症,最好的方法是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充盈单调的课后时光。开学后,我们每天布置的作业可以多样化考虑,除了本身需要完成的书面作业以外,可以布置学生完成一些综合实践类任务:到春光正盛处,采撷一片最美的叶子;趁东风乍起时,成功放飞一袭纸鸢……让孩子的生活离开那一寸小小的电子屏幕,到大自然中寻找快乐。


@江苏省昆山市秀峰中学 黄姗姗:守住底线 管控手机


面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坚守原则。如果已经给孩子买了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学期开始时,要提出由父母保管,孩子需要使用时,可以借父母的手机。


家庭制定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则后,家长和孩子可以互相监督,都要遵照执行,甚至当父母违反规则时,也要接受惩罚,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家长也可以借助“青少年模式”等功能,控制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谨防孩子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


4.jpg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振华实验小学 张匀:签订好协议,增强仪式感


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给学生上一节“不节制使用手机带来多少危害”的班会课。课后发给学生一份手机使用协议,要求他们在家长的见证下,签下协议并按规定履行。协议规定了学生平时禁止使用手机,如果能够遵守,将获得对应的积分奖励。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增强仪式感,通过奖励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逐步降低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方莼:用兴趣爱好替代电子产品


当孩子能从从阅读、运动、唱歌、跳舞等良好的兴趣爱好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时,电子产品的吸引力就一定会减弱。如果家长能和孩子一起,或让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参与这些兴趣爱好活动,就能更好地推动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 王晴时:议一议,发一发


主题晨会议一议,优秀榜样来带头——利用晨会时刻,进行话题讨论,再让班里就这方面自觉又自律的孩子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以点带面,用优秀榜样来带动更多的学生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友情提醒发一发,家校联手来督促——群发一条温馨提示,家校统一战线,从自身做起,做好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首先做到。或者有效控制接触的时间,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守信的品质,还能提高合理规划时间的能力。


本周,我们特别邀请孙国香老师给大家带来经验分享:

一表一伴一建议,一次成长一自律

作为父母,我们要理智避开手机问题带来的情绪导火索,从“孩子+手机”的对立面,变成“父母+孩子”合作方,一起管控手机。


借助成长规划表变“主攻”为“助攻”


家长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变“主攻”为“助攻”,家长与孩子一起管控放学回家后的时间,制定规划表,把写作业、吃饭、娱乐、读书、睡觉几项内容,规定出实施要求,做到时间确定、内容具体、能够完成、可控可查。规划表制作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让他体会到不是我们要他做什么,而是他要做什么,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在实施过程中,孩子偶尔出现思想偶懈怠、停滞或者反复,家长要花点时间找到原因,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耐心,引领他不断回顾成长规划的最初目标,审视自己、调整自己,实现螺旋式成长,从他律转向自律。

借助同伴效应变“枷锁”为“解锁”


家长要善于创造孩子与同学交往的机会,用同伴效应解开手机“枷锁”。父母要成为孩子迷恋电子产品的“合格密码解译员”,洞察孩子上网的原因,是因为娱乐、孤独寻求伙伴、逃避现实拜托压力还是关系紧张创造安全感等等。确定出原因,对症下药,不盲目,不急躁。在手机这个虚拟的环境中,孩子容易在网络中投注情感,沉迷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从而对现实生活的需求较为淡漠。周末的时间可以安排一些同学聚会,与品行较好的孩子聊聊天,交流一下生活、学习,还可以安排室外的活动,一起购物、看电影等,通过沟通交流现实的问题和生活,慢慢从虚拟的环境中走出来,看到真实生活的美好和希冀。


利用网络资源变“屏奴”为“屏神”


手机作为时代产物,它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家长不能粗暴没收、强制断网、甚至损坏手机,要在家庭内部树立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则意识,堵不如疏,明确规定上网时长、时间、地点、内容,其他时间外果断切断与电子产品的接触。教会孩子通过手机网络获取资源,科学安全上网的方法,提高信息素养,做一个信息时代自信而理性的弄潮儿。此时,学校要提供给家长一些关于网络的专业指导和帮助,比如优质的教育资源,学习辅助工具,寻找优秀的读书平台和成长支持系统 ,养成固定收听、固定学习、固定参与的自我管理好习惯,将电子产品变成我们成长路上的资源库。

综合老师们的看法,我们不难发现,控制学生电子产品的使用,关键在家长和学校的良好互动,形成育人合力,当家庭和学校两个场景中的生活体验得到丰富,虚拟世界的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定能逐渐消散。


感谢孙国香老师和参与此次话题的所有老师!期待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我们【每周一问】的回答中,贡献您的育人智慧,小编在后台等着您哦!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



 第3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教学研讨会报名中

  时间:2021年4月至6月

  地点:南京、苏州等

  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班主任、音乐等

  内容:专家报告 / 名师观摩课 / 参观考察

  报名电话和QQ:4006240006


阅读 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