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一模式剑,推广应用再给力
——在省级课题表彰颁奖暨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推进会上的发言
史慧萍
三年磨一剑,滋味不寻常。值此《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教学基本模式:关于不同类型课文的教法研究》一书出版与课题表彰颁奖暨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推进会召开之际,在座的各位——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之和本课题成果专著这本书的著作者之一,一定会各种滋味都有,酸甜苦辣咸,回味在心中。
感激之情难言表。我们要感谢润州区教育局黄局长、夏书记、束局长等领导,是他们为我们搭建了“润州区语文名师工作室”这样很好的平台。黄局长更是关怀备至,他不仅在活动经费上给予充足的保障,而且在工作室的策划、运行到课题的实施、成果的研发上都给予悉心的指导,甚至还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多次亲临我们的研讨会作出指导。我们要感谢总课题主持人、导师刘友开特级教师,没有他的执着追求,我们的研究活动是不会进行得如此顺利,也不会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果。谢谢各位领导。
同心协力向前跑。一个主课题,18个子课题,构成了一个课题群;一个主持人,18个子课题组,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研究团队。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家——润州区语文名师工作室。三年里,我们在刘友开老师的带领下,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提炼。我还记得在金山小学进行开题论证,我拟定了开题报告;我还记得在孔家巷小学进行《古诗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的研究》研讨会,课堂上学生仿写的“新古诗”得到阵阵掌声;我还记得在宝塔路小学进行《写人记事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的研究》研讨活动,赵婕妤、王凡娣、宋玲玲、朱圆、赵玉红等老师提出了各自新的见解;我还记得在韦岗小学进行《历史故事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的研究》研讨,在我执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课堂上,没料到韦岗的孩子入情入境,刘欢的《从头再来》让他们泪眼模糊;我还记得两次带队参加现代与经典的学习,虽然听得腰酸背疼,但仍旧津津有味……还有许多的“我还记得”就不一一说了。
专家评点堪自豪。三年后的今天,我们构建了18个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结构模式,我们中许多人在上研讨课、学习交流中又成长了!我们的研究成果出书了!原国家督学,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先生这样评价我们的研究:“实践化的理论,理论化的实践,”他还说:“在教学现场建构,在教学现场践行,培育了一种研究的品质和精神,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语文教师。这是一种研究的方向,完善了一种研究的路径,这比著作本身的意义更大,也更重要。”专家权威性的总结、评点和提炼,让我和我们研究团队充满自豪感和幸福感。
推广成果重担挑。如何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呢?现场推广、网络推广、刊物推广这三种形式,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就是通过一定的展示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这些新的理论、途径、策略及方法,内化为教学行为,并运用和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活动。推广本土的课题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今后,我将和各位课题组成员一起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饱含我们团队集体心血和智慧的丰硕成果进行大力推广应用,并加以不断地创新和完善。
那么,如何进行推广应用呢?我的想法:一是用五种方法进行现场推广。即:1、课题研究经验展示。2、教学课例展示。3、课题管理经验展示。4、课题研究资料展示。5、学校办学特色展示。这五种类型既可以是单独的,又可以交叉进行。二是用三种方法进行网络推广。即:1、利用润州教育信息网来推广。2、在校园网课题研究栏目推广。3、建立QQ群推广。三是用两种方法进行刊物推广。即1、积极向专业刊物投稿,争取发表。2、利用本土刊物《润州教育》推广研究成果。
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虽只是课题研究工作的一个环节,但她对教育科研成果效益的发挥,对整个教育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何况,我们花了那么大精力出版了这本书,如果,将研究成果搁置一边,实在太可惜了,是不是? “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大家一起走。”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教科研工作的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镇江市润州区教育局教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