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15日,成都市高新区实验小学,第2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成都)教学观摩研讨会,暨特级教师王崧舟“诗意语文”工作坊活动隆重举行。在这里,我们领略经典教育之魅力,咀嚼传统文化之甘甜,共享“诗意语文”的精神盛宴。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借“月”入情,并紧扣“月”,品“空明”之意境,悟“闲人”之意蕴。课上,王老师的娓娓道来,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便走进那个明月夜,使“闲人心境如积水空明”跃然纸上。
曾经,我们被卷入到寒山寺的阵阵钟声里;曾经,我们被卷入到在无常中依然美丽如初的桃花心木苗中;曾经,我们还被卷入到那位遗世独立的看雪老人身边。而这一刻,我们又被卷入到这一片空明的月色中,感受到这样一位非等闲之辈的“闲人”境界。
感谢王老师,让我们在天人合一的课堂上遇见了诗意,品味了经典。
课后,王崧舟老师与大家闲谈“文言启蒙课”的开发与实施,并援引大量例子阐明了文言乃民族文化之根源,是儿童精神的底色,是语言发展的血脉。王崧舟老师及其团队成员共同编写了一套文言启蒙教材,他分别从选文标准、编排序列、教学方法和课程用法进行了解读,令现场的老师们豁然开朗。
郑梨花老师
邓锦芸老师
两节同课异构的《诗经•关雎》,会碰撞出怎样的智慧火花呢?
郑梨花老师的课就像一杯清茶,细细品来,清新淡雅。课堂上,郑老师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美轮美奂的画面,悄悄地将文化的种子,君子的风度流入孩子的心中。
而邓锦芸老师的课则像一壶烈酒,三杯下肚,醇厚绵长。课堂上,激情洋溢的邓老师将穿越千年的文字化作了一曲民间小调,用独特多样的吟诵,把每一个有灵魂的汉字吟诵得丰厚饱满,也把古诗词吟诵的魅力植根到每一个孩子和老师的心上。
课后,王崧舟老师指出,同课异构首先要思索的不是“异”,而是“同”,如果只是一味地、刻意地去追求“异”,那就有可能背离对课程、对教育、对诗本身的守护和守望。《诗经•关雎》在郑老师的解读下,经典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而邓老师课的背后是丰厚的文化积淀,她用文化的手段,用喜闻乐见的方式移风易俗,塑造了新的风尚。
蒲蕾老师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蒲蕾老师的课如清晨的雨露,充满清新自然的味道。她执教的《小池》非常有章法,整首诗被赋予了人情化、人格化、拟人化,而诗中的泉眼、溪流、小荷、蜻蜓全都被赋予了饱满、浓烈的童话色彩。
祝贵耀老师
继《猴年说猴》、《鸡年说鸡》后,祝贵耀老师继续带来的是文言的群文阅读《狗年说狗》。“亲其师,信其道。”祝贵耀老师风趣幽默,他的课也异常亲切,由说“狗”开始,使孩子们一下子就入情入境,让儿童情趣在课堂中得以积淀。整节课,孩子们兴致盎然,精彩纷呈,皆因祝老师“趣”的教学,“趣”的渗透。
课后,王崧舟老师、成都市小学语文教研员罗良建老师与两位执教老师一起互动评课,他们对两位执教老师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蒲老师的教学很好地把握了第一学段的特点,让儿童在悄无声息中把情感迁移到诗的意象上,堪称是第一学段古诗教学的范本,值得我们去细细咀嚼。而祝老师的课通过濡染的方式,用画面、用情景、用细节来打动孩子,让他们有所悟,将文化层层渗透。
十年前,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是诗意语文的又一座高峰;十年后,这节课经典重现,日臻完美。王老师以“钟声”为主线,不露痕迹地挖掘出寄愁绪于钟声的情思,引领孩子们一步一步去追述诗人的悲欢,感受“愁眠”的意境,更体会“钟声”的温暖。从古到今,文人墨客的愁眠一直延续到今日,而寒山寺的钟声也在今天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孩子的心中悠悠回荡。
古诗教学该以理性为重还是诗性为重?是以意思为重还是意象为重?是以独感为重还是共感共重?王崧舟老师针对《古诗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智慧》与老师们分享了实践策略。诗的逻辑不是自然的逻辑,不是生活的逻辑,而是情感的逻辑。因此古诗教学应以诗性为重,会心吟诵得其韵,诚心直观得其象,潜心涵泳得其意,让孩子们栖居在诗意语文、经典文化的精神家园。
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林,要有一个支点,而这个支点就是两个字——文化!
我们永远不要低估儿童的天性,永远不要固执于成人的思维去理解儿童的思维。
也许,在我们以为很难很难的传统文化,于儿童则是一派天真烂漫的生机。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让我们读经典,将文化的种子散播在儿童的精神土壤,在语文的大地上诗意地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