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至29日,第30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常州工学院顺利举行。
本次数学研讨会汇聚到了13位著名专家和特级教师,他们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数学老师们带来了内容丰富,讲解精湛的报告。参会老师们近距离聆听了专家的示范指导,满载而归。这次观摩研讨会是全国小学数学老师学习、研讨的一次盛会。活动可谓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独特,老师们收获颇为丰厚。




▲常州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汪群教授致辞

▲扬中市崇德小学的任国伟老师担任主持人
▲福州市鼓山新区小学的叶玲老师担任主持人
11月27日上午
27日上午首先是简短的开幕式。常州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汪群教授致辞,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肖华教授、院长王瑛教授,苏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徐斌,常州市三井实验小学副校长丁志根等出席。
徐 斌
特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执教三年级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并作《无痕教育的哲学意蕴》的精彩报告
徐老师用文字和连接线、数字和连接线将重要的条件拆解。这样更加直观可视,孩子可以亲眼看见、鲜明体会条件之间的关联。课堂上结构化的材料很有力量,通过三变:1.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少摘5个;2.以后每一天摘得是前一天的2倍;3.以后每一天摘得是前一天的一半,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要从条件想起,还要看清条件;同一个问题,条件变了,结果也就发生变化了。教学目标徐徐而至,课堂学习水到渠成。同时也体现了猜想与实践验证的关系,猜想只是问题开始,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在顺其自然中学习知识,有无相生,见素抱朴,大道至简。


▲徐斌老师执教观摩课
强震球
知名数学教师、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执教二年级观摩课《1厘米有多长》
强老师的课一如既往的有趣,充满激情。先是小鸟张开嘴初步感知1厘米,再通过实物使1厘米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深刻的印象。把知识从书本生活中搬到学生脑子里,化直观为抽象,再通过自己度量,和自己造尺的过程,使1厘米深入人心。在尺上找一厘米,更是为后面用尺子度量不从0开始该如何度量埋下伏笔。强老师对教材的研读与众不同,他把1厘米深深刻在学生的脑中,把尺子的由来在老师的步步引导下,长度单位的不断叠加与几厘米的一一对应。学生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强震球老师执教观摩课
贲友林
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执教四年级观摩课《小数的意义》,并作《基于“学”的教学思考》的精彩报告
贲老师从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索、研究、发现,在错误中启发,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拓展,让学生写、讲、探,做了课堂的主人。他智慧引导孩子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孩子们在不断探索中也掌握了小数的性质,在化错的过程中达到了思维的生长。这堂课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地留给学生,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然后师生一起纠错,最后学生很愉快很轻松地掌握了新知。


▲贲友林老师执教观摩课
11月27日下午
丁志根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副校长、常州市学科带头人、省赛课一等奖获得者,执教五年级观摩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本节课的课程主线清晰,从初始转化(移补)到app初尝转化,然后尝试探究面积最后在练习中巩固与提升。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动手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在小组实践中,学生探究出长方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关联系,深入探究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丁老师的数字化课堂让学生的操作更方便,然后思维可视化,习题的讲评建立在大数据之下更具有针对性。希沃助手的运用让资源的收集更快捷,呈现比较更有效,让参会老师们感受到了科技改变课堂的力量。


▲丁志根老师执教观摩课
罗鸣亮
知名数学教师、福建省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执教四年级观摩课《认识负数》
罗老师利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展现了一堂独具魅力的课堂。以几个话题形式展开探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原本有些拘束的情况下,慢慢畅所欲言,思路开阔起来。罗老师为学生抛出话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此氛围下,畅所欲言,无对错,皆鼓励,很值得学习。整节课在对一个又一个问题和话题中,层层深入的揭示概念。三个话题撑起一堂课,看似简单,实则很难操作,敢让一群有想法的孩子想说就说,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答案,又通过抓住学生回答的细节给出幽默的反应,让整节课轻松愉悦,值得学习。


▲罗鸣亮老师执教观摩课
李洪涛
播音艺术家、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客座教授,作《教师讲课发声技巧》的精彩报告
李老师一出场就让参会老师们为之一震,他的精神面貌极佳,人不老,心更年轻。他用磁性的嗓音朗诵的《水调歌头》,充满激情,振奋人心,简直是一场听觉的盛宴,让人心血澎湃。李老师还教授了几招朗诵的技巧:闻花香用腹式呼吸;口腔、鼻腔都打开寻求共鸣。这些为极易患“咽炎”等慢性病的老师带来了福音,大家一起学起来。


▲李洪涛老师作报告
11月28日上午
郑毓信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新教材顾问,作了《学习与思考》的精彩报告
郑教授从当下的社会问题切入,让我们认真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什么是教师教育的真正意义。他由调查报告的详细数据入手,对“数学教育的专业化”做了深刻的论述,就片面强调“数学的生活化”、“学生主动研究”、“合作学习”、“动手实践”等展开辩证分析,指导怎么进行对于“常识”的必要超越,对专业的特征进行具体细致的阐述,启迪思考,发人深省。老师应该教导学生的是通过数学学会思维,提高思维的品质。


▲郑毓信老师作报告
俞正强
特级教师、浙江省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执教三年级观摩课《面积的认识》
俞老师的课从面的特质和属性出发,让学生一步步探索面的本质。一开始,学生就分清面和线的区别,面和体的区别,不是直接做总结而是让学生慢慢感悟。整堂课学生一直在思考,自由发表意见,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能接受别人的看法,也能对于不同看法进行辩驳。在看似聊天,看似谈论的过程中,俞老师层层深入,引导孩子深入思考、思想碰撞,通过几次不同层次灵魂拷问:“此时此刻你心有何感”帮助孩子得到知识的升华。


▲俞正强老师执教观摩课
张齐华
特级教师、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执教四年级观摩课《射线、直线和角》,并作《社会化学习:机会、深度与素养》的精彩报告
张老师改变了一贯的“张氏”课堂风格:幽默诙谐的课堂语言,活泼轻松的学习氛围,逐层深入的教学设计。转而改变成了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明确学习任务,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坚信孩子,坚信孩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如何让学生会学习、真学习、爱学习,让孩子站在课堂的正中央,这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尝试和一个落地的实践样本。而且对于小组合作不是浮于表面,而是深入地指导,示范该如何共同学习,并且在学习小组学习过程中,放低姿态,融入学生。


▲张齐华老师执教观摩课
11月28日下午
徐长青
特级教师、天津市红桥区教育中心副主任,执教四年级观摩课《乘法分配律》,并作《基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的精彩报告
徐老师创设了穿越20年看老师的情境:通过老师和学生握手,将体验和乘法分配律紧紧结合起来。又通过再次演绎创设错误,学生一下子发现了问题。此时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已不局限于一道算式了,却触摸到了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在徐老师安排再次穿越回老师家的活动中,学生们的认识进行了再提升。这看似比较简单的活动,其实蕴涵着“不简单”,它既突出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又有利于学生获得准确的结论,是训练学生将“数”的计算与“形”的认识结合的很好手段,落到了实处的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徐长青老师执教观摩课
刘德武
特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执教四年级观摩课《左右与东南西北》,并作《几何教学的思想》的精彩报告
刘老师的课从表面看,学生学习遇到了困难,是不能沟通“东南西北”和“左右”之间的联系的。经深层次分析,发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需要通过架设“情境”这座桥梁来沟通他们之间的联系。它往往和观察、实验、思考等活动结合起来发挥作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运用熟悉的生活场景来认识方向,从而使易迷惑的内容变得更易理解掌握。这是一个大胆尝试,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加强了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也出现了意料不到的进步和发展。


▲刘德武老师执教观摩课
11月29日上午
吴正宪
特级教师、全国小数会理事长、北京市教科院成员,执教三年级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并作《以课为例,谈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精彩报告
吴老师课堂的生命力源于她对儿童的尊重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信念,当学生出现不同的声音时,她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创新意识。当判断“把一个圆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是否正确时,学生有的赞同有的反对,她便不失时机的为孩子们组织一场“数学辩论会”,让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到了这场辩论中,想办法说服对方,理不辨不明,最终反方看似输了但他们对“平均分”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吴老师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生的小主人。


▲吴正宪老师执教观摩课
林 俊
特级教师、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实验小学副校长,作了《草根研究:一线数学教师的行走方式》的精彩报告
林老师分别从研究学生——追求教学实效、研究问题——改进教学行为、研究课堂——提升教学深度等三个方面分享了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应该怎样研究学生、研究问题及研究课堂,真正地开展基于实证分析的研究,他希望老师们能上有思考的课、写有深度的文。林老师的讲座结合一个个鲜活的课例,呈现了具体而又详实的课例研究过程,满满的干货,非常接地气,使与会老师获益匪浅。


▲林俊老师作报告
每一张笑脸,背后都有一张流泪的脸每一个大声说话的人,背后都有难言的心声。
每一次成功都经历过矛盾抉择挣扎每一次接受喝彩掌声。我们看到的是大师们舞台上精彩的展现,看不见的是大师们背后的钻研,阅读,深思!踏雪无痕,育人有心!愿所有的老师都带着期待和希望,继续前行。

点击下方播放按钮,可观看本次活动光盘片段
欢迎订购活动光盘,拔打免费客服电话4006240006办理
点击播放按钮,可观看本次活动光盘片段
欢迎订购活动光盘,拔打免费客服电话4006240006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