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常州)教学观摩研讨会顺利结束

2024-11-17

2024年11月15至17日,第3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常州)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顺利举行。

1731637197434618.jpg

主持人: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炳辉小学  邵璐璐老师

1731637325827938.jpg


11月15日上午

徐  斌

徐老师现任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苏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 无痕教育研究所所长,他是江苏“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教育部“国培 计划”首批特聘专家。曾获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课比赛第一名,全国小学数学创 新课评比一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500 余篇。教育事迹在《人民教育》 专题报道,《中国教育报》曾七次连载了“徐斌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出 版有专著《追寻无痕教育》及“中国名师”系列教学光盘。

观摩课《分数的意义- - -数概念本质一致性思考》五年级

1731637259262464.jpg

课堂上,徐老师以广告片开讲,引导同学们多反面思考,在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平均分和除法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们学习分数的意义,课程根据新课标设计,分别在课程中从概念,活动创造,小组讨论,从生活中的例子指引学生思考分数的建构,分什么?怎么分?分到了什么?数到了什么?并运用学习单设计题目加深同学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与同学们互动,创造,通过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重复在课程中加强分数意义的理解,借助分数墙,拓展同学们的数学知识领域,了解分数的来源生活与除法,在课程中响应新课标要求数概念本质一致性思考,在课程的结尾处回到数概念的一致性,认识数的大小,加减运算与乘除的关系及本质,在教学中运用新课标实践,在提高同学们数学建构的同时,拓宽数学视野,加强基础衔接,提高了同学们的数学思维素养,动手能力,在生活中观察发现创造能力,加强对分数意义的深度思考及建构能力。

 

黎媛君

黎老师来自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获江苏省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观摩课《相等与不等- - -课后分享》(五年级)

1731637710467497.jpg

课堂上,黎老师通过三幅跷跷板图片,引入相等,不等概念,并通过生活中案例一个苹果,一只梨,一个番茄,水杯倒水在不同的杯子,促进同学观察,思考,对比,讨论共同的质量,牵出中间桥梁-中间量的概念,并在学习课程中设计折纸,角度,三种动物称重跷跷板,从相等和不等的关系中,启发同学思考怎么找出中间量,进行传递。在课程学习单环节不但设计相等对比中找出中间量传递,而且从不等关系(三只动物称重跷跷板,用一只杯子倒水在另外两只杯中,,线段等)题目中,学习在不等关系中找中间量传递。最后与同学共同思考如果数的条件不足,怎样改动,存在怎样的关系的想象与实践,在此过程中与同学互动,怎样推理新的相等和不等关系,怎样借助中间量,没有中间量,寻找中间量,等量的等量相等关系,用字母表示事物,表达与思考严谨简洁。最后通过耳熟能详的曹冲称象故事,启发同学们开启数学的秘密,观察思考生活,并用所学知识解答。在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中,感受运用理解数学的本质,了解体重,容量,长度,面积的概念拓展,在相等和不等关系中的生活实际,迁移可传递,借助等量的等量相等,归纳解释推理应用,拓展不可传递,在与同学们的推理需求中增加其它推理。通过数学关系与本质载体,解锁学生推理过程,创造传递新的相等和不等关系,提高同学们的核心素养推理能力的培养。

 

吴正宪

吴老师来自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是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 版)修订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曾任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督学,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两基”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她主持的项目 研究连续三次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连续三届荣获北京市 政府颁发的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吴老师数十年来,扎根课堂实践,立足儿童立场,创设了“好吃又有营养”的 儿童数学教育,完善了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

观摩课《10的再认识- - -以单元整体活化教学实践》一年级

1731643140302757.jpg

吴老师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教育同学们从认识数1-10,并与同学互动思考数的不一样,然后请同学们讲生活中故事,结合教具小棒,设计一捆,一根,建构“大1”“小1”概念,并从生活中10的数字举例,用一加单位形容这个10的数量关系,接着借助教具计数器拓展“个,十,百,千”的认识,通过与同学创造数字,谢谢,摆一摆,发现十位的“1”和个位“1”的不一样,在认识1-10的基础上,依此类推把更大的两位数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发现创造,增加趣味性,让同学们了解数字的组合,在散落的知识结构上建立整体结构,通过课标,课本,课堂落实新课标理念,促进儿童理解性学习,在“教学建议”中重提质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以单元主题统领,建立内容和知识的整体结构,彰显知识间的丰富联系,实现了少量主题,多知识点的深度覆盖。单元主题学习不仅能让儿童长久地保存信息,还能深度理解概念,头脑中有了整体结构,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了“减负,提质,增效”,让儿童逐步拥有兴趣,信心,学习力。通过“数的运算”主题,初步认识了位值制,计数单位,十进制,运算律,增强了同学们数感,符合意识,推理意识,运算能力。

 

11月15日下午

蔡宏圣

蔡老师是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长期参加小学数学的教材建设,担任苏教版两套小 学数学教材编委,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客座导师,曾获中国教 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先后在《课程•教材• 教法》、《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教育类报刊杂志上发表 论文 180 多篇,出版教育类书籍三十多种。

观摩课《分数的意义- - -课后分享》五年级

1731652402661682.jpg

蔡老师给出六个苹果为例,六可以数出数量,用比较多的苹果做对比,引出“1”的争论话题,有时候用“1”作单位,嫌大;有时候用“1”做单位,嫌小。用一节课40分钟,启发同学思考用比“1”小的数(分数)表示,进而通过学习,与同学互动思考练习的时候发现小数不唯一概念,通过结合生活实际题目环节,用小单位数,数出各种类型的分数,初步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设计问题:单位不同,大小如何比较?单位不同

但大小相等。回归分数本质。并举实际案例计算测量结果不唯一。在整体单元教学,在嫌“1”大的环境中,均分“1”创造小单位,然后计数的结果,而且小单位不唯一建构,通过结构化的地学,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结构化的认识。

 

强震球

强老师现任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教导处主任,他是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学科带头人。先后获得江阴市、无锡市和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在全国第八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 摩交流会上,他荣获一等奖第一名。数十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公开发表。主持多个市级课题研究,参与研究的省 级课题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题和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观摩课《笔算乘法- - -课后分享》四年级

1731656241346992.jpg

在课程开始部分,强老师与同学互动,活跃了课堂氛围,并提供其实有效的指导,为同学们面对公共大课堂教学适应性进行疏导,提供了课程的一个好的开始。接着与同学们回顾了一位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学习,然后联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开始两位数乘的两位数的教学,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中,通过竖式反复计算,观察发现,找出方法,与同学互动,激活唤醒同学们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运算的方法总结,并用口述总结概念和画图结合的方法,加强同学们对笔算乘法的理解运用,促进同学们经验性理解,从运算中提炼精细精华;从原理性理解,认同,感悟,领会;从文化性理解,数学素养的培养。从知识本质角度,指向“学生理解'.

 

贲友林

贲老师是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第三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 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成员,《教育视界》数学教学版执行主编。现 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曾获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第五届观摩课 评比一等奖。10 年来致力于研究构建“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著有《此岸与彼岸》《此岸与彼岸》《现场与背后》《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寻变:贲友林的“学为中心”数学课》等专著

观摩课《分数与除法- - -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最后一公里”》五年级

1731661502518280.jpg

课堂开头通过《史记》中陈平分肉,响应跨学科融合知识体系,从语文和道德与法治角度,带入数学课题平均分,分数,除法,通过陈平分肉不同的情境设计课堂习题(一千克肉平均分给4户人家与三千克肉平均分给四户人家,与同学互动回答练习,学习分数的表示形式和分数表示方法,从除法,分数,和乘法的融合理解平均分不同单位的情境,并从被除数,除数,用分数表示商,引出,被除数a,除数b,商a/b(b≠0)概念。课程的结尾,从孔融让梨的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情境下,计算孔融平均分和实际分的分数与除法,并融合孔融的实际分得梨的情况呼应谦让品质,接着让同学们思考平均分和不平均分都需要?为什么都需要点赞?启发同学们从多角度思考,培养数学素养,同步提升语文素质素养思维。苯老师还分享了在生活中的实际格式化课堂的呈现,“课堂中第一个同学发言,第二位或者让更多同学参与回答”的相应方式分享,提供不同的方法让老师学,指导学生“接着说”,共同创造“生动活泼,学习主人”的上课氛围。

 

11月16日上午

顾志能

顾老师是教育部“优课”评比小学数学专家组组长,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用书》编委,浙江省基础教育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职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教育研究院。课堂教学曾获华东六省一市一等奖、全国一等奖。在《小学数学教师》等小数刊物发表文章近两百篇。倡导课堂教学的创新,出版教学 专著《创新照亮课堂》

观摩课《容积练习- - -课后分享》六年级

1731719241114587.jpg

顾老师运用同一块铁皮制作盒子,引入平面立体概念,在计算制作盒子容积过程中,提出课题问题引发同学互动思考,1)剪得多?容积大?2)什么时候越来越大3)什么时候最大?在此过程中让同学们观察发现数字联系与关联,数学规律,数学原理,全课程以发出问题,提出问题,贯穿全课,根据同学们课程适应性,启发,引导,鼓励同学们从推理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们提出发现问题,凸显以学生为本;以“生问课堂”生长,生问问题,助力课程肩负,提质,增效。以问题点燃课堂的课程设计,促进学生主题课程知识的专业生长,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顾亚龙

顾老师是上海市徐汇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徐汇区学科带头人,学科基地主持人,全国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获得者。《小学数学教师》 2019 年封面人物,《小学数学“五学三动”教学范式》获 2017 年上海市基础教育 教学成果一等奖。秉持“为学生思维而教”的教育教学主张,形成了“在简约 中寻求厚重”的个人教学风格。出版个人专著:《以文“化”人——小学数学文化的育人视界》。近期研究重点:小学数学单元整体结构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观摩课《小数的意义- - -基于一致性,践行结构化》四年级

1731723557408816.jpg

顾老师从数位表位置及结构出发,在同学们已有的知识机构上,启发引导同学们课程中思考计算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并在学习中发现数位表中的规律,通过深入“听一听”“算一算”“想一想”“说一说”回归课程本质,让同学们做课程学习主人,加深课程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基于新课标要求“基于一致性,践行结构化”,从知识本身,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结构中,回归课程本质建构意义课程设计,基于一致性大概念,以有结构,有促进,有目标,有关联的学数学,主题课程知识结构化设计,用上位概念统领下位一致性概念,减轻教与学的负担,像认识整数一样认识小数。在课程末尾部分,以数字联系生活实际的视频演绎,让同学们欣赏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同步促进同学们的数学科学素养的生长与提高。并分享了从课程理念,实施,学业质量描述,教研与教师培训方面把握结构化,分享了结构化教学是以数学知识体系为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并加以改进,融合,以形成新知识体系的学与教的过程,方式和方法。指出关键将“一致性”和“大概念”的理念全程融入教学活动过程,“充分依据结构,生成结构,发展结构,发展结构化思维,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俞正强

俞老师是浙江省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校长,首届教育部基础教育 数学教学指导 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中国第二届“明远奖”获得者。他还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在《人民教育》、《中国教报》、《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月刊》等报刊发表论 文百余篇。出版专著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头找幸福》。

观摩课《小数的初步认识- - -这节课为什么这样上?》三年级

1731729268285193.jpg

俞老师以小数整数知识性目标,会读会写明白读写小数的同时,表达小数的大小的技能性目标,结合学生体验性目标进行数的创新,形成新的认识高度的课程设计,在课程中从小数,角的转化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再认识的界线形成数感,在再认识界线中再认识小数的量,律,代表水平,动态把握,形成新的认识,在课程中运用大宝和小宝的课堂习题,加深学生运用文字单位和小数转化的方法,深化平均分,创单位数学思维的运用,在整堂课程中促进学生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由长及短,由静入动思考解决问题,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们小数认识和数感的一致性素养。

 

11月16日下午

袁晓萍

袁老师是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小学数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被聘为北京明远教育书院研 究员。曾获全国课堂教学观摩评比一等奖,多项教学成果在全国、省、市各级评比中获奖,多篇教学论文在各级教育专业杂志发表,出版个人专著《学会向学生借智慧》。获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 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观摩课《复习和关联:平面图形的面积- - -课后分享》六年级

1731738272262194.jpg

在课堂上,袁老师与同学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从点中变换图形,认识整格图形和非整格图形的转化,并在课程中创造性的提出课题,“非整格图形能成为‘C'位吗?在课程中通过同学们每组用一个平面图形分小组怎么转化,完成非整格图形占“c”位。在课程中发现通过非整格图形的移割补拼,在课程中运用知识结构创造性课题,引导学生再创造,让学生点状,沙化的知识凝聚在一起,让学生们建造知识桥梁,主动把知识建立关联,在课程中让学生中充分的表达,思考,从有限的封闭到无限的开放,从千头万绪到有规可循,建立结构,从机械复习,制定富有意义的挑战性学习课题,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从复习走向关联,从当下短板到长远价值的践行,让复习变得更有长远价值。

 

罗鸣亮

罗老师现任福建省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他是正高级教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主持研究的“构建讲道理的数学课堂”荣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已出版著作《做讲道理的数学教师》、《构建说理的数学课堂》

观摩课《图形的运动- - -课后分享》六年级

1731742318578082.jpg

罗老师在课程开始部分,与同学们复习图形运动的方式平移,旋转,轴对称是否十图形运动到借用教具让同学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同学们做课堂主人,解决“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关联”“这些运动方式有什么关联?”让同学们解决课题问题过程实践中理解轴对称是图形运动和平移,旋转,轴对称的转化,轴对称线方向的形式和关系。在课程中分享了“从‘喂食’到‘觅食’落实新课标实践思考,明确任务,聚焦问题,让同学们成为学习主人,扩大学生发现主动发现问题的空间,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思维能力。

 

朱国荣

朱老师现任浙江省嘉兴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他是浙江省小学数学名师工 作室导师、嘉兴市小数会副会长。他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为研究方向,先后在《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近百篇。 朱老师是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材培训团专家、浙江省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 所兼职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为全国各省市开展教材推广与使用培训工作。

观摩课《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 - -数量关系:变化、理解和实践》五年级

1731747496741990.jpg

朱老师通过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不变,三种表现形式(文字,数字,字母)启发学生思考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面回顾了同学们已经学习的用字母表示的面积公式,从运算律,公式,数量之间的关系建构用字母表示数的关系,通过“练一练”加深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同步从数量关系的变化课题问题的应用,让同学解决课题问题,在理解,实践中运用数量关系变化的字母表示建构,对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有初步感悟,指导运用解决哪种类型问题,有意识的运用数学的概念和方法予以解释,开展跨学科学习,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观念的经验基础。结合对数量关系主题的理解,结合课标主题,从广义上理解把握数量关系中的大小,顺序,相等,包含关系的运用,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或规律,相应新课标一致性培育,建构学生的数学素养。


11月17日上午

徐长青

徐老师现任天津市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天津市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他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教育部国培专家,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被评为天津市十大杰出青年、天津市十佳青年教师,“天津市最具魅力教师”。曾任第四届世界小学生数学竞赛中国队领队兼教练,获中韩教育文化交流大使 奖。他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育实践的田野中,潜心简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他先后出版《简约教学艺术》《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思与行》等多部专著,并走上中国教育电视台《东方名家》栏目。

观摩课《优化- - -把握整体性,课堂教学回归简约》四年级

1731806348768343.jpg

徐老师从字面上带领孩子们认识优化的意义,从优化的概念迁移到统筹的初步认识,并让同学们根据所学回答自己建构的优化与统筹概念为课程开端,从生活中简单的“烙饼”问题: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烙三分钟,引导学生们动手表演烙饼课堂体验,解决回答“烙2两张饼需要几分钟?”“烙3张饼最快需要几分钟?”过程中让同学们思考发现问题,引出资源浪费的话题,怎么计算?通过学生们现场表演,动手操作,点燃学生们的思维碰撞,找到问题的答案初步认识统筹优化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第三个问题“烙5张饼最快需要多久的时间?”通过有趣的课堂动手操作表演实践环节设计,建构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提升同学们观察思考推理经验思维。在课堂课程中,面对同学们自觉不自觉的思考方式,怎么有效的审题进行建构,辅助活动情境,构建抽象理论思维的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与激励,肯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有效的课堂的氛围,促进知识的的发生,促进同学们在知识发展,到认知的发展,再回到知识的发展,让新的知识产生。在课堂中充分的给学生体验机会,尊重学生差异化经验,建构新的抽象理论数学思维。

 

丁爱平

丁老师现任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教科室主任。她是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 南京市“斯霞奖”获得者,南京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主张让儿童“完整 学习”,为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提供有效路径。 曾荣获全国课例评比一等奖四次,获江苏省赛课特等奖和一等奖各一次。五十 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或省级重点杂志,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重 点课题。科研成果多次获省、市级一二等奖,在《江苏教育》《教育视界》《小 学教学参考》杂志作为封面人物或在名师专栏发表“完整学习”的组稿。

观摩课《认识分数- - -课后分享》三年级

1731810176811890.jpg

在课程开端以“不足一个的饼,可能有多大?怎么表示?”让同学们参与活动“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发现分数,表示分数。通过对课程“完整化学习”之“U”型设计,从抽象思维建构分数十音、形、义结合体,分数是一个数,可以表示除法的计算结果。分数可以表示具体的量,也可以表示倍比关系。在课程中抓住“1”进行均分为核心,以“份数”展开数数,借助在学习时增加难度在线段具体位置表示分数初步认识分数含义,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关注整数和分数概念的一致性,适度挑战,拾阶而上,灵活解决问题,渗透数学思想,渗透文化,充分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深层互动使学生思考思想碰撞、交融、吸纳过程中,生成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在实践应用和自我反思中内化形成科学素养,培育学生完整人格,促进学生获得和谐全面的发展。

 

张冬梅

张老师现任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副校长。她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生导师,南 京师大、江苏师大“国培计划”专家委员、江苏省“226”工程培养对象。她 曾获全国科研优秀教师、全国数学学科“十佳”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等称号。张老师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好课评比,获一等奖;主持过多项国家 级、省级课题研究。发表文章、论文 400 多篇;主张让孩子学“亲和数学”,课堂教学风格以“智慧与亲和”为特色

观摩课《认识10- - -课后分享》一年级

1731815288977302.jpg

在课程设计中,张老师通过“给出图片做游戏人数与摆教具方块对应数数数,让同学们思考表达“图片里的‘10’从哪里来的?引出“9添上1是10”的初步认识,10的书写方法,让同学们表达“生活小故事”加强理解,反复问为什么,在经历感受数位表,位置,顺序的变化中,促进同学们建立数感。同步借助计数器在数位上标注顺序,位置,从“1个10”和“10个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认识10,引发同学们思考“10和以前的数有什么不一样?”从顺着数数,倒着数数,跳着数数,建立数感,课程结尾以古文诗词发现数学,跨学科培养同学们的数学,文化素养。课后作业建议同学们找找生活中的数,会读,会写,会数,结合具体情境更好的理解数字的意义。虽然是一节新课,张老师运用实际教具与教材结合新课标,建构教材真实情境,在课程中设计经历数的抽象过程,建立数量概念,促进同学们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数字,建立数感。

 

结     语

为期三天的活动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回忆和精彩的瞬间。当热爱与情怀相遇,思想的火花,一定会在数学的课堂上熠熠生辉。相信在观摩名师课堂之后,参会的教师们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初心,在响应新课标号召,争做新时代先锋的教学路上越走越远!


阅读 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