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萍儿童阅读(杭州)工作坊/第21届现代与经典

2015-06-10

第21届现代与经典

儿童阅读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

(第12期和第13期)

薛瑞萍经典诵读及儿童成长工作坊


一、活动时间:

第12期11月21日至22日杭州(20日报到);

第13期12月5日至6日厦门(4日报到)。

二、报道及活动地点:

杭州:杭州多瑙河大酒店(杭州市上城区中河南路45号);

厦门:厦门闽侨宾馆(思明区百家村路58号之二)。

三、参加对象:

现面向家庭、早教机构、儿童培训机构、小学和幼儿园、出版社等招募学员。

四、活动形式:

1、专家主讲

2、实际操作

3、小组交流

五、领衔主讲薛瑞萍老师简介:

%]TB%RHJ$)N)`(KXZ8SI}HC.png

薛瑞萍  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班主任。著述《薛瑞萍班级日志》系列、《我们班的阅读日志》、《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薛瑞萍读教育理论》等。2004年以来,《教师之友》、《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教师博览》、《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均对其教学实践和教育理念作过专题长篇报道。06年当选《中国教育报》中国十大读书推动人物。领衔主编《日有所诵》,全国有200多万小学生使用。深受教师、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六、费用:培训费(会务费)680元。食宿、交通费用回原单位报销。住宿费100元至160元每人每天。

七、联系方式(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方式报名即可):

电话:(全国统一)4006-240-006  

025-52424233 

手机:13705161212

电子邮件: xdyjd@vip.163.com 

 QQ: 4006240006  QQ群:89555501/02/03

微信帐号:xdyjd2015

现代与经典网站报名系统直接报名:登陆网站http:// www.xdyjd.com即可。


附件:活动安排

第一天上午:儿童阅读课程化

一、儿童阅读课程化的内容与操作

二、儿童经典诵读的原则与实践

三、儿童阅读与儿童习作

基本观点:

不求深、不求快、不求早、不求多。从容有序、不徐不疾;缓坡上行,六年一贯。在普世皆遭恐惧、焦虑折磨的背景下,一方面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一方面保护儿童免受伤害。课程化是节奏也是治疗。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课程化给予儿童阅读以时间的保证,场力的振荡。如此进行的儿童阅读,不仅使得孩子的精神,也使孩子的身体长得健康。

具体做法:以《日有所诵》为材料,日有所诵。建立班级书库,保证孩子每天能够借阅一本图书。一周一个故事,固定时间讲述;一至三年级次日重讲。以《我爱吟诵》为教材,一周吟诵一首诗(“每周一歌”)。

第一天下午:吟诵培养完整的人

1、吟诵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2、吟诵的历史

3、乐教传统和中华文明

4、古体诗吟诵规则(学员当堂作业)

5、近体诗吟诵规则(学员当堂作业)

基本观点:

    吟诗对儿童特别有益,它比其他艺术更能对扭曲的身体与受苦的心灵带来治疗效果。

    儿童的思想只能产生于行动而不是产生于语言。在动作中形成的图像思考是把握最高真理的途径。这种思考满足了儿童的需要。儿童的精神是从四肢而不是从脑部被唤醒的。

    儿童擅长并且渴望用身体学习,吟诵满足了儿童天性的渴求;儿童需要反复以培养感受、增强意志,舞蹈使得反复成为吟诵学习的必须。肢体乱动时,我们的心灵嘀咕;肢体律动时,我们的心灵沉吟;当肢体动作有韵律且有内涵时——我们的心灵便开始歌唱。流水不腐。水因为岸的约束优雅地流成了河。就这样,肢体有内涵的运动,经由在意志思维间振荡的情感,唤醒思维——带来意志、情感、思维的协调发展。

    一切教育都会干扰孩子的自然发展。智力发展只有从意志(动作)开始,经由情感唤醒智力,才不会伤害儿童。

第二天上午:诗教传统与诗歌发展

1、中国诗歌演进历史:诗经——楚辞——五言诗——七言诗——近体诗

2、各体诗歌吟诵欣赏及声韵分析

3、以《我爱吟诵》为本的吟诵教学课程化

4、诗教和儿童成长的关系

基本观点:

    橡树号称森林之王。橡树伸向空中的树冠的高度和尺围,正与他深入地底的根系的高度和尺围相同!传统是土壤,未来是天空。自绝于传统就是自绝于未来。所以我们要恢复乐教传统,要在教室里和孩子一起吟唱、舞咏,要把民间故事、民间童谣、传统游戏、传统戏剧带进课堂——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

第二天下午:作为教师的孔子

1、孔子的基本思想及历史影响。

2、孔子具体教什么科目?

3、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4、孔门设教从何入手?

5、孔子如何教?

6、为什么说“不学礼,无以立”“不读诗,无以言”?

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教师生命状态

8、《论语》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基本观点:

    孔子何许人也?3岁丧父,17岁丧母,孔子地道是一个苦孩子。然而,凭借学而不厌的智慧、诲人不倦和慈悲,这个孤苦庶出的孩子,成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儿子,最伟大的父亲和教师。

    一切社会问题都是教育问题。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从来都是教师。人类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关头,要不进化要不灭亡。2500年前人类第一次文明大突破发端于各地一批教师的先知先觉、诲人不倦,第一次大突破是成人教育的成功,也许第二次文明大突破就发生在儿童教育领域?


添加薛瑞萍老师微信 xrpls1


第21届(杭州)薛瑞萍、黄爱华工作坊报到和活动地点路线指南(点击标题查看)

温馨提示:

现代与经典精心打造在线报到和宾馆预订系统。

报到缴费和宾馆预订手机微信即可搞定。

杭州薛瑞萍工作坊宾馆和入场券支付链接

请关注“现代与经典”微信公众号(帐号xdyjd2015),回复“薛老师”,即可获取活动安排、交通路线、宾馆预订等所有信息。

阅读 7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