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说明:
1、两张起订,付款后发货。联系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
2、光盘目录也可点击以下链接下载。
3、如购少量光盘可提交订单后,在备注栏填写光盘编号。
4、如订购量大,也可将下载的订单填写后,发送至邮箱8@xdyjd.com。
编号 | 名称 | 主讲 | 盘数 | 价格 |
数学光盘 | ||||
SX001 | 报 告《沟通从心开始》 | 贲友林 | 1 | 30 |
SX002 | 报 告《解读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生》 | 贲友林 | 1 | 30 |
SX003 | 报 告《学生: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 贲友林 | 1 | 30 |
SX004 | 观摩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练习》(三) | 贲友林 | 2 | 30 |
SX005 | 观摩课《认识时、分》(二) | 贲友林 | 1 | 30 |
SX006 | 观摩课《数字与信息》(五) | 贲友林 | 1 | 30 |
SX007 | 观摩课《找规律》(四) | 贲友林 | 1 | 30 |
SX008 | 观摩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三) | 贲友林 | 1 | 30 |
SX009 | 观摩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六) | 贲友林 | 1 | 30 |
SX010 | 观摩课《平面图形面积总复习》(六) | 贲友林 | 1 | 60 |
SX011 | 观摩课《两位数乘两位数》(三) | 贲友林 | 1 | 30 |
SX012 | 观摩课《乘法分配律》(四)(苏教四) | 贲友林 | 1 | 30 |
SX013 | 观摩课《用数对确定位置》(五) | 贲友林 | 1 | 30 |
SX014 | 报 告《让学生走在教之前》 | 贲友林 | 1 | 30 |
SX015 | 观摩课《商不变的规律》(四) | 贲友林 | 1 | 30 |
SX016 | 报 告 《以学为中心:教学重新设计》 | 贲友林 | 1 | 30 |
SX017 | 观摩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四) | 贲友林 | 1 | 30 |
SX018 | 报 告《数学课堂:把门打开》 | 贲友林 | 1 | 30 |
SX019 | 观摩课《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练习课》(五) | 贲友林 | 1 | 30 |
SX020 | 观摩课《确定位置》(五) | 贲友林 | 1 | 30 |
SX021 | 观摩课《圆的认识》(五) | 贲友林 | 1 | 30 |
SX022 | 报告《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设计》 | 贲友林 | 1 | 30 |
SX023 | 观摩课《探索规律》(五) | 贲友林 | 1 | 30 |
SX024 | 报告《重新认识学习》 | 贲友林 | 1 | 30 |
SX025 | 观摩课《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 | 贲友林 | 1 | 30 |
SX026 | 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四) | 贲友林 | 1 | 30 |
SX027 | 报告《寻找“另一种可能”》 | 贲友林 | 1 | 30 |
SX028 | 观摩课《年月日》(三) | 贲友林 | 1 | 30 |
SX029 | 观摩课《认识负数》(五) | 蔡宏圣 | 1 | 30 |
SX030 | 报 告《如何让课堂充满数学味》 | 蔡宏圣 | 2 | 60 |
SX031 | 观摩课《认识百分数》(五) | 蔡宏圣 | 1 | 30 |
SX032 | 观摩课《三角形三边关系》(四) | 陈 幸 | 1 | 30 |
SX033 | 报告《同课同构与教师成长》 | 陈洪杰 | 1 | 30 |
SX034 | 观摩课《三角的认识》 | 陈经全 | 1 | 30 |
SX035 | 报告《在普及教育下,如何体现数学的创意与应用》 | 陈森泉 | 2 | 60 |
SX036 | 观摩课《长方体的认识》(五) | 程 鹏 | 1 | 30 |
SX037 | 观摩课《规律的寻求》(四)及课后分享 | 房昔梅 | 2 | 60 |
SX038 | 观摩课《连块游戏》(四)及报告 | 房昔梅 | 2 | 60 |
SX039 | 观摩课《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四) | 房昔梅 | 1 | 30 |
SX040 | 报 告《做最好的自己 幸福的教师》 | 冯恩洪 | 2 | 60 |
SX041 | 报 告《优秀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 冯恩洪 | 2 | 60 |
SX042 | 观摩课《三角形的认识》(四) | 顾 娟 | 1 | 30 |
SX043 | 观摩课《认识负数》(五) | 顾 娟 | 2 | 30 |
SX044 | 观摩课《统计一平均数》(三) | 顾 娟 | 1 | 30 |
SX045 | 报 告《把握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五个度》 | 顾亚龙 | 1 | 30 |
SX046 | 观摩课《年月日》(苏教三) | 顾亚龙 | 1 | 30 |
SX047 | 观摩课《行程问题(练习课)》(六) | 顾亚龙 | 1 | 30 |
SX048 | 报告《基于命题联想系统的数学练习设计》 | 顾亚龙 | 1 | 30 |
SX049 | 观摩课《平均数》(五)及报告 | 顾亚龙 | 2 | 60 |
SX050 | 观摩课《放苹果》(五) | 顾亚龙 | 1 | 30 |
SX051 | 报 告《让题组模块会说话》 | 顾亚龙 | 1 | 30 |
SX052 | 观摩课《解决问题》(三) | 郭 莉 | 1 | 30 |
SX053 | 观摩课《体积和体积》(六) | 韩晓华 | 1 | 30 |
SX054 | 观摩课《圆的认识》(五) | 何丽群 | 1 | 30 |
SX055 | 观摩课《平移》(四) | 胡爱民 | 1 | 30 |
SX056 | 观摩课《轴对称图形》(三) | 胡爱民 | 1 | 30 |
SX057 | 观摩课《找次品》(人教五) | 胡迪波 | 1 | 30 |
SX058 | 观摩课《8的乘法口诀》(二) | 胡海晖 | 1 | 30 |
SX059 | 报 告《课堂因融错而精彩》 | 华应龙 | 1 | 30 |
SX060 | 观摩课《多位数的减法》(三) | 华应龙 | 1 | 30 |
SX061 | 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三) | 华应龙 | 1 | 30 |
SX062 | 观摩课《角的度量》(四) | 华应龙 | 1 | 30 |
SX063 | 观摩课《神奇的带子》(四) | 华应龙 | 1 | 30 |
SX064 | 观摩课《游戏公平》(四) | 华应龙 | 1 | 30 |
SX065 | 观摩课《三角形三边关系》(四) | 华应龙 | 1 | 30 |
SX066 | 报 告《做个会偷懒的优秀教师》 | 华应龙 | 1 | 30 |
SX067 | 观摩课《分数的再认识》(五) | 华应龙 | 1 | 30 |
SX068 | 观摩课《规律的规律》(六) | 华应龙 | 1 | 30 |
SX069 | 报 告《规律,请多走一步》 | 华应龙 | 1 | 30 |
SX070 | 观摩课《猜想》(作业评讲课)(五) | 华应龙 | 1 | 30 |
SX071 | 报 告《感恩的人会成功》 | 华应龙 | 1 | 30 |
SX072 | 报 告《我就是数学》 | 华应龙 | 1 | 30 |
SX073 | 报 告《播种太阳》 | 华应龙 | 1 | 30 |
SX074 | 观摩课《指尖上的数学》(五) | 华应龙 | 1 | 30 |
SX075 | 观摩课《台湾长什么样》(六) | 华应龙 | 1 | 30 |
SX076 | 报告《我不只是数学》 | 华应龙 | 1 | 30 |
SX077 | 观摩课《整数背景下的“平均数”》(四) | 华应龙 | 1 | 30 |
SX078 | 报告《请不要相信您的眼睛》 | 华应龙 | 1 | 30 |
SX079 | 观摩课《找次品》(五) | 华应龙 | 1 | 30 |
SX080 | 报 告《好老师:播种太阳》 | 华应龙 | 1 | 30 |
SX081 | 观摩课《24小时计时法》(三) | 黄爱华 | 1 | 30 |
SX082 | 观摩课《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三) | 黄爱华 | 1 | 30 |
SX083 | 观摩课《多位数的大小比较》(二) | 黄爱华 | 1 | 30 |
SX084 | 观摩课《求平均数》(五) | 黄爱华 | 1 | 30 |
SX085 | 观摩课《循环小数》(五) | 黄爱华 | 1 | 30 |
SX086 | 观摩课《圆的认识》(五) | 黄爱华 | 1 | 30 |
SX087 | 观摩课《垂直》(四) | 黄爱华 | 1 | 30 |
SX088 | 报 告《数学课堂追问的艺术》 | 黄爱华 | 1 | 30 |
SX089 | 报 告《沟通艺术与高效课堂》 | 黄爱华 | 1 | 30 |
SX090 | 报 告《美国课堂教学的特点与启示》 | 黄爱华 | 1 | 30 |
SX091 | 报 告《好课,从倾听开始》 | 黄爱华 | 2 | 60 |
SX092 | 观摩课《认识百分数》(人教六) | 黄爱华 | 1 | 30 |
SX093 | 观摩课《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三) | 黄爱华 | 1 | 30 |
SX094 | 报 告《有效教学的几个关键词》 | 黄爱华 | 1 | 30 |
SX095 | 报 告《课堂上的深度对话》 | 黄爱华 | 1 | 30 |
SX096 | 观摩课《下水道的井盖为什么要做成圆的?》(五) | 黄爱华 | 1 | 30 |
SX097 | 报告《大问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 | 黄爱华 | 1 | 30 |
SX098 | 观摩课《认识三角形》(四) | 黄爱华 | 1 | 30 |
SX099 | 报告《大问题教学:一种探索中的教学模式》 | 黄爱华 | 1 | 30 |
SX100 | 观摩课《方程的意义》(四) | 黄爱华 | 1 | 30 |
SX101 | 报告《问题让学习发生-我的“大问题”教学实践》 | 黄爱华 | 2 | 60 |
SX102 | 观摩课《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五) | 黄爱华 | 1 | 30 |
SX103 | 报告《“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 | 黄爱华 | 1 | 30 |
SX104 | 观摩课《周长》(三) | 黄潘文 | 1 | 30 |
SX105 | 观摩课《平均数与中位数》(五) | 黄世忠 | 1 | 30 |
SX106 | 观摩课《数的产生》(四) | 黄世忠 | 1 | 30 |
SX107 | 观摩课《认识几分之几》(三) | 黄世忠 | 1 | 30 |
SX108 | 观摩课《认识射线直线》(三) | 黄湘云 | 1 | 30 |
SX109 | 观摩课《直线射线和角》(四) | 李 刚 | 1 | 30 |
SX110 | 观摩课《找规律》(五) | 李安宏 | 1 | 30 |
SX111 | 观摩课《位置与方向》(三) | 李保伟 | 1 | 30 |
SX112 | 观摩课《重点线和对应线》(六) | 李保伟 | 1 | 30 |
SX113 | 观摩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与思维导图》(六) | 李保伟 | 1 | 30 |
SX114 | 观摩课《面积和面积单位》(三) | 林智灵 | 1 | 30 |
SX115 | 观摩课《找规律》(四) | 蔺黎亮 | 1 | 30 |
SX116 | 观摩课《四则运算》(三)及报告 | 刘 松 | 2 | 60 |
SX117 | 观摩课《认识百分数》(六) | 刘 松 | 1 | 30 |
SX118 | 报告《百分数意义教学的对比研究》 | 刘 松 | 1 | 30 |
SX119 | 观摩课《解决问题》(三) | 刘 松 | 1 | 30 |
SX120 | 报 告《解决问题教学的若干策略》 | 刘 松 | 1 | 30 |
SX121 | 观摩课《用字母表示数》(四) | 刘 松 | 1 | 30 |
SX122 | 报 告《小学数学情智课堂的构建》 | 刘 松 | 1 | 30 |
SX123 | 观摩课《乘法分配律》(四)(苏教四) | 刘 松 | 1 | 30 |
SX124 | 报 告《运算律教学的若干思考》 | 刘 松 | 1 | 30 |
SX125 | 观摩课《必胜的策略》(五) | 刘 松 | 1 | 30 |
SX126 | 观摩课《打电话》(五) | 刘 松 | 1 | 30 |
SX127 | 观摩课《数学广角(抽屉问题)》(六) | 刘 松 | 1 | 30 |
SX128 | 观摩课《数学广角》(简单推理)(二) | 刘 松 | 1 | 30 |
SX129 | 观摩课《游戏中的数学》(六) | 刘 松 | 1 | 30 |
SX130 | 观摩课《认识方程》(五) | 刘 松 | 1 | 30 |
SX131 | 观摩课《交换和结合律》(人教四) | 刘 松 | 1 | 30 |
SX132 | 报 告《以学活教--运算律教学的若干思考》 | 刘 松 | 1 | 30 |
SX133 | 报告《我们离理想的课堂还有多远》 | 刘 松 | 1 | 30 |
SX134 | 观摩课《面积和面积单位》(三) | 刘 松 | 1 | 30 |
SX135 | 报告《面积教学的若干思考》 | 刘 松 | 1 | 30 |
SX136 | 报告《方程教学的若干思考》 | 刘 松 | 1 | 30 |
SX137 | 报 告《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教学内容》 | 刘德武 | 1 | 30 |
SX138 | 观摩课《从天坛说到9》(三) | 刘德武 | 1 | 30 |
SX139 | 观摩课《容积的问题》(六) | 刘德武 | 1 | 30 |
SX140 | 观摩课《相遇的问题》(四) | 刘德武 | 1 | 30 |
SX141 | 观摩课《小学数学乘法与学习策略》(五) | 刘德武 | 1 | 30 |
SX142 | 观摩课《认识厘米》(二) | 刘德武 | 1 | 30 |
SX143 | 观摩课《斐波那契数列》(六) | 刘德武 | 1 | 30 |
SX144 | 观摩课《有用的搭配》(三) | 刘德武 | 1 | 30 |
SX145 | 报 告《我怎样修改课堂练习》 | 刘德武 | 1 | 30 |
SX146 | 观摩课《画正方形》(五) | 刘德武 | 1 | 30 |
SX147 | 观摩课《可能性》(二) | 刘德武 | 1 | 30 |
SX148 | 报 告《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刘德武 | 2 | 60 |
SX149 | 观摩课《两位数加减法练习课》(二) | 刘德武 | 1 | 30 |
SX150 | 观摩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四) | 刘德武 | 1 | 30 |
SX151 | 报告《备课是个手艺活儿》 | 刘德武 | 1 | 30 |
SX152 | 观摩课《有余数除法练习》(三) | 刘德武 | 1 | 30 |
SX153 | 观摩课《密铺》(四) | 刘德武 | 1 | 30 |
SX154 | 报告《交则通,通则透》 | 刘德武 | 2 | 60 |
SX155 | 观摩课《位置与顺序》(一) | 刘德武 | 1 | 30 |
SX156 | 报 告《课后说说“改编"教材》 | 刘德武 | 1 | 30 |
SX157 | 报 告《理解核心概念本质,设计有价值学习活动》 | 刘加霞 | 2 | 60 |
SX158 | 报 告《谈教师的专业成长》 | 刘良华 | 2 | 60 |
SX159 | 观摩课《报数游戏》(四) | 刘伟男 | 1 | 30 |
SX160 | 观摩课《简单推理》(六) | 刘延革 | 1 | 30 |
SX161 | 观摩课《周长》(人教三) | 刘延革 | 1 | 30 |
SX162 | 报 告《新课程背景下“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思考》 | 刘延革 | 1 | 30 |
SX163 | 观摩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练习课》(六) | 刘延革 | 1 | 30 |
SX164 | 观摩课《简单的数据分析》(四) | 刘延革 | 1 | 30 |
SX165 | 报告《突出统计内容核心的教学》 | 刘延革 | 1 | 30 |
SX166 | 报告《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 刘延革 | 1 | 30 |
SX167 | 观摩课《认识周长》(三) | 刘延革 | 1 | 30 |
SX168 | 报 告《在观察、操作、辨析中认识数学概念》 | 刘延革 | 1 | 30 |
SX169 | 观摩课《用字母表示数》(四) | 柳小梅 | 1 | 30 |
SX170 | 观摩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二) | 陆 薇 | 1 | 30 |
SX171 | 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三) | 罗春明 | 1 | 30 |
SX172 | 观摩课《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六) | 罗鸣亮 | 1 | 30 |
SX173 | 观摩课《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三) | 罗鸣亮 | 1 | 30 |
SX174 | 观摩课《认识整万数》(苏教四) | 罗鸣亮 | 1 | 30 |
SX175 | 观摩课《可能性的大小》(六) | 罗鸣亮 | 1 | 30 |
SX176 | 观摩课《三角形的分类》(四) | 罗鸣亮 | 1 | 30 |
SX177 | 观摩课《四边形的分类》(四) | 罗鸣亮 | 1 | 30 |
SX178 | 观摩课《平形四边形和梯形》(四) | 罗鸣亮 | 1 | 30 |
SX179 | 观摩课《近似数》(四) | 罗鸣亮 | 1 | 30 |
SX180 | 观摩课《可能性》(二) | 马卫国 | 1 | 30 |
SX181 | 观摩课《有趣的乘法算式》(四) | 孟繁荣 | 1 | 30 |
SX182 | 观摩课《认识面积》(三) | 牛献礼 | 1 | 30 |
SX183 | 观摩课《倍数和因数》(四) | 潘 霞 | 1 | 30 |
SX184 | 观摩课《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四) | 潘小明 | 1 | 30 |
SX185 | 观摩课《平行四边行的面积》(四) | 潘小明 | 1 | 30 |
SX186 | 观摩课《三角形的边长》(四) | 潘小明 | 1 | 30 |
SX187 | 观摩课《圆的认识》(五) | 潘小明 | 1 | 30 |
SX188 | 观摩课《秒的认识》(二) | 潘雪琪 | 1 | 30 |
SX189 | 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六) | 钱 泓 | 1 | 30 |
SX190 | 观摩课《平面图形面积复习》(六) | 钱 泓 | 1 | 30 |
SX191 | 观摩课《猜想与验证》(四) | 钱金铎 | 1 | 30 |
SX192 | 观摩课《解决问题》(二) | 钱金铎 | 1 | 30 |
SX193 | 观摩课《面积的意义》(三) | 钱金铎 | 1 | 30 |
SX194 | 观摩课《认识分数》(三) | 钱金铎 | 1 | 30 |
SX195 | 观摩课《图形的观察与思考》(二) | 钱金铎 | 1 | 30 |
SX196 | 观摩课《小数加减法计算》(四) | 钱金铎 | 1 | 30 |
SX197 | 报 告《有效课堂的特征》 | 钱志亮 | 2 | 60 |
SX198 | 报 告《关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 钱志亮 | 2 | 60 |
SX199 | 观摩课《认识平行》(四) | 强震球 | 1 | 30 |
SX200 | 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六) | 强震球 | 1 | 30 |
SX201 | 观摩课《角的度量》(四) | 强震球 | 1 | 30 |
SX202 | 观摩课《认识厘米》(一) | 强震球 | 1 | 30 |
SX203 | 观摩课《认识整万数》(四)(同课异构之二) | 强震球 | 1 | 30 |
SX204 | 观摩课《认识负数》(四)(同课异构之一) | 强震球 | 1 | 30 |
SX205 | 观摩课《圆的认识》(五) | 强震球 | 1 | 30 |
SX206 | 观摩课《混合运算》(四) | 强震球 | 1 | 30 |
SX207 | 观摩课《复式统计表》(五) | 强震球 | 1 | 30 |
SX208 | 观摩课《统计 》(二) | 邱 燕 | 1 | 30 |
SX209 | 观摩课《9的乘法口诀》(二) | 邱 燕 | 1 | 30 |
SX210 | 报 告《小学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及其教学设计》 | 苏明强 | 2 | 60 |
SX211 | 观摩课《三角形边的关系》(人教四) | 孙贵合 | 1 | 30 |
SX212 | 观摩课《三角形的分类》(四) | 孙贵合 | 1 | 30 |
SX213 | 观摩课《百数表》(一) | 王 倩 | 1 | 30 |
SX214 | 评 课 | 王 炜 | 1 | 30 |
SX215 | 观摩课《角的度量 》(四) | 王昌胜 | 1 | 30 |
SX216 | 观摩课《比赛场次》(四) | 王宏伟 | 1 | 30 |
SX217 | 观摩课《分数比大小》(人教三) | 王宏伟 | 1 | 30 |
SX218 | 观摩课《确定位置 》(五) | 王宏伟 | 1 | 30 |
SX219 | 观摩课《认识负数》(五) | 王伟伟 | 1 | 30 |
SX220 | 观摩课《从最简单的情形想起》(六) | 王学其 | 1 | 30 |
SX221 | 观摩课《认识比》(六) | 王学其 | 1 | 30 |
SX222 | 观摩课《找规律》(五) | 王学其 | 1 | 30 |
SX223 | 观摩课《公顷和平方千米》(苏教五) | 王学其 | 1 | 30 |
SX224 | 观摩课《奇偶数》(五) | 王延安 | 1 | 30 |
SX225 | 观摩课《圆柱与圆锥复习课》(六) | 王延安 | 1 | 30 |
SX226 | 观摩课《数学广角》(四) | 魏 洁 | 1 | 30 |
SX227 | 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五) | 魏 洁 | 1 | 30 |
SX228 | 观摩课《可能性》(六) | 魏 洁 | 1 | 30 |
SX229 | 观摩课《找规律》(五下) | 魏 洁 | 1 | 30 |
SX230 | 观摩课《多边形面积计算》(五) | 魏俊晨 | 1 | 30 |
SX231 | 观摩课《常见的量—时间单位》(六) | 翁玲燕 | 1 | 30 |
SX232 | 观摩课《时、分、秒》(二) | 吴汝萍 | 1 | 30 |
SX233 | 观摩课《1000以内数》(二) | 吴汝萍 | 1 | 30 |
SX234 | 观摩课《倍数和因数》(四) | 吴汝萍 | 1 | 30 |
SX235 | 观摩课《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 | 吴汝萍 | 1 | 30 |
SX236 | 报 告《让学生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 | 吴正宪 | 2 | 60 |
SX237 | 报 告《小学生学什么样的数学》 | 吴正宪 | 2 | 60 |
SX238 | 观摩课《估算》(三) | 吴正宪 | 1 | 30 |
SX239 | 观摩课《相遇问题》(四) | 吴正宪 | 1 | 30 |
SX240 | 观摩课《旋转和平移》(三) | 吴正宪 | 1 | 30 |
SX241 | 报 告《谈课堂教学的艺术》 | 吴正宪 | 2 | 60 |
SX242 | 观摩课《面积与面积单位》(三) | 吴正宪 | 1 | 30 |
SX243 | 报告《关于几何直观的思考》 | 吴正宪 | 2 | 60 |
SX244 | 观摩课《百分数的意义》(六) | 席争光 | 1 | 30 |
SX245 | 观摩课《小数意义》(人教四) | 夏青峰 | 1 | 30 |
SX246 | 报 告《追求简单而有价值的课堂教学》 | 夏青峰 | 1 | 30 |
SX247 | 观摩课《运算定律》(四) | 夏青峰 | 2 | 60 |
SX248 | 观摩课《分数的意义》(六) | 夏青峰 | 1 | 30 |
SX249 | 观摩课《面积和面积单位》(三) | 夏青锋 | 1 | 30 |
SX250 | 观摩课《分数的认识》(三) | 夏青锋 | 1 | 30 |
SX251 | 报 告 《小学数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 夏青锋 | 2 | 60 |
SX252 | 观摩课《植树问题》(四) | 夏青锋 | 1 | 30 |
SX253 | 观摩课《认识三角形》(四) | 相 梅 | 1 | 30 |
SX254 | 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四) | 徐 斌 | 1 | 30 |
SX255 | 观摩课《倍的认识》(二) | 徐 斌 | 1 | 30 |
SX256 | 报告《追寻无痕教育》 | 徐 斌 | 1 | 30 |
SX257 | 观摩课《一位数乘两位数》(二) | 徐 斌 | 1 | 30 |
SX258 | 报 告《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策略》 | 徐 斌 | 1 | 30 |
SX259 | 报 告《解决问题教学研究》 | 徐 斌 | 1 | 30 |
SX260 | 观摩课《9的乘法口诀》(四) | 徐 斌 | 1 | 30 |
SX261 | 观摩课《9加几》(一) | 徐 斌 | 1 | 30 |
SX262 | 观摩课《解决问题策略》(四) | 徐 斌 | 1 | 30 |
SX263 | 观摩课《倒推策略》(五) | 徐 斌 | 1 | 30 |
SX264 | 报 告《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研究》 | 徐 斌 | 1 | 30 |
SX265 | 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六) | 徐 斌 | 1 | 30 |
SX266 | 报告《小学数学情境创设艺术》 | 徐 斌 | 1 | 30 |
SX267 | 观摩课《平均数》(四) | 徐 斌 | 1 | 30 |
SX268 | 报 告《数据分析中发展数学素养》 | 徐 斌 | 1 | 30 |
SX269 | 观摩课《数学广角—重复问题》(三) | 徐长青 | 1 | 30 |
SX270 | 观摩课《重复》(三) | 徐长青 | 1 | 30 |
SX272 | 报 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索》 | 徐长青 | 1 | 30 |
SX273 | 报 告《简约一数学教育的理性回归》 | 徐长青 | 1 | 30 |
SX274 | 观摩课《退中的数学》(五) | 徐长青 | 1 | 30 |
SX275 | 报 告《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 徐长青 | 1 | 30 |
SX276 | 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四) | 徐长青 | 1 | 30 |
SX278 | 报 告《关于小学数学简约教学的思考》 | 徐长青 | 1 | 30 |
SX279 | 报 告《简约在返璞归真中见实效》 | 徐长青 | 1 | 30 |
SX280 | 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六) | 徐长青 | 1 | 30 |
SX281 | 观摩课《烙饼问题》(四) | 徐长青 | 1 | 30 |
SX282 | 观摩课《数形结合》(六) | 徐长青 | 1 | 30 |
SX283 | 报 告《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 徐长青 | 1 | 30 |
SX284 | 观摩课《可能性的大小》(六) | 许卫兵 | 1 | 30 |
SX285 | 观摩课《认识分数》(三) | 许卫兵 | 1 | 30 |
SX286 | 评 课 | 闫 勤 | 1 | 30 |
SX287 | 观摩课《抽屉原理》(六) | 杨 宏 | 1 | 30 |
SX288 | 观摩课《面积》(三) | 杨 荣 | 1 | 30 |
SX289 | 观摩课 《角的初步认识》(二) | 杨 洋 | 1 | 30 |
SX290 | 观摩课《环形面积》(五) | 杨滢萍 | 1 | 30 |
SX291 | 观摩课《找规律》(六) | 叶育新 | 1 | 30 |
SX292 | 观摩课《什么是周长》(三) | 尹晓娣 | 1 | 30 |
SX293 | 观摩课《认识厘米》(二)及分享 | 余 颖 | 2 | 60 |
SX294 | 观摩课《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五) | 余 颖 | 1 | 30 |
SX295 | 观摩课《分数的大小比较》(五) | 余 颖 | 1 | 30 |
SX296 | 观摩课《认识面积》(三) | 余 颖 | 1 | 30 |
SX297 | 观摩课《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复习》(苏教五) | 余 颖 | 1 | 30 |
SX298 | 观摩课《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五) | 余 颖 | 1 | 30 |
SX299 | 观摩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三) | 余 颖 | 1 | 30 |
SX300 | 观摩课《黄金分割》(六) | 余 颖 | 1 | 30 |
SX301 | 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五) | 余 颖 | 1 | 30 |
SX302 | 观摩课《认识厘米》(二上) | 余 颖 | 1 | 30 |
SX303 | 观摩课《三角形的分类》(四) | 余 颖 | 1 | 30 |
SX304 | 观摩课《由正方形边长变化所想到的》(六) | 余 颖 | 1 | 30 |
SX305 | 观摩课《数学游戏》(三) | 余 颖 | 1 | 30 |
SX307 | 观摩课《数学游戏》(二) | 余 颖 | 1 | 30 |
SX308 | 报 告《从数学游戏说起》 | 余 颖 | 1 | 30 |
SX309 | 观摩课《位置与方向》(二) | 於小丽 | 1 | 30 |
SX310 | 观摩课《生活中的比》(五) | 俞正强 | 1 | 30 |
SX311 | 观摩课《认识钟面》(一) | 张 岚 | 1 | 30 |
SX312 | 观摩课《确定位置》(五) | 张 岚 | 1 | 30 |
SX313 | 观摩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五) | 张 伟 | 1 | 30 |
SX314 | 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三) | 张 羽 | 1 | 30 |
SX315 | 观摩课《分米和毫米》(二) | 张冬梅 | 1 | 30 |
SX316 | 观摩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四) | 张冬梅 | 1 | 30 |
SX317 | 观摩课《乘法练习课》(四) | 张冬梅 | 1 | 30 |
SX318 | 观摩课《倍的认识》(三) | 张冬梅 | 1 | 30 |
SX319 | 观摩课《认识米》(二) | 张冬梅 | 1 | 30 |
SX320 | 报 告《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 张齐华 | 1 | 30 |
SX321 | 报 告《由浅入深出到深入浅出》 | 张齐华 | 1 | 30 |
SX322 | 报 告《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 | 张齐华 | 1 | 30 |
SX323 | 报 告《确定数学教学的位置》 | 张齐华 | 1 | 30 |
SX324 | 观摩课《分数的意义》(五) | 张齐华 | 1 | 30 |
SX325 | 观摩课《交换律》(四) | 张齐华 | 1 | 30 |
SX326 | 观摩课《认识整万数》(四) | 张齐华 | 1 | 30 |
SX327 | 观摩课《位置的确定》(五) | 张齐华 | 1 | 30 |
SX328 | 观摩课《圆的认识》(五) | 张齐华 | 1 | 30 |
SX329 | 观摩课《平均数》(三) | 张齐华 | 1 | 30 |
SX330 | 报 告《学生会了怎么办》 | 张齐华 | 1 | 30 |
SX331 | 观摩课《可能性》(二) | 张齐华 | 2 | 30 |
SX332 | 观摩课《用字母表示数》(四) | 张齐华 | 1 | 30 |
SX333 | 报 告《想清楚 弄明白》 | 张齐华 | 1 | 30 |
SX334 | 观摩课《24时记时法》(三) | 张齐华 | 1 | 30 |
SX335 | 观摩课《用数对确定位置》(五) | 张齐华 | 1 | 30 |
SX336 | 观摩课《认识负数》(四) | 张齐华 | 1 | 30 |
SX337 | 报 告《让课堂充满活力的秘密》 | 张齐华 | 1 | 30 |
SX338 | 报 告《做一个敏感的老师》 | 张齐华 | 1 | 30 |
SX339 | 报 告《漫谈数学活动经验》 | 张齐华 | 1 | 30 |
SX340 | 观摩课《认识方程》(五) | 张齐华 | 1 | 30 |
SX341 | 观摩课《我有问题吗?》(五) | 张齐华 | 1 | 30 |
SX342 | 报告《孩子的问题哪去了?》 | 张齐华 | 1 | 30 |
SX344 | 观摩课《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三) | 张齐华 | 1 | 30 |
SX345 | 报告《做最好的自己》 | 张齐华 | 1 | 30 |
SX346 | 报告《课堂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 张齐华 | 1 | 30 |
SX347 | 观摩课《用数对表示位置》(五) | 张齐华 | 1 | 30 |
SX349 | 报 告《数学教学,其实可以很简单》 | 张齐华 | 1 | 30 |
SX350 | 观摩课《百分数的意义》(六) | 张齐华 | 1 | 30 |
SX351 | 观摩课《找规律》(四) | 赵强群 | 1 | 30 |
SX352 | 报 告《谈数学老师的教育观》 | 郑 杰 | 2 | 60 |
SX353 | 观摩课《可能性》(五) | 郑小琳 | 1 | 30 |
SX354 | 报 告《走进数学思维》 | 郑毓信 | 2 | 60 |
SX355 | 报 告《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和开放性》 | 郑毓信 | 2 | 60 |
SX356 | 报 告《数学教学的专业成长》 | 郑毓信 | 2 | 60 |
SX357 | 报 告《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 郑毓信 | 2 | 60 |
SX358 | 报 告《数学教学研究:问题与案例》 | 郑毓信 | 2 | 60 |
SX360 | 报 告《关于小学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 | 郑毓信 | 2 | 60 |
SX361 | 报 告《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 | 郑毓信 | 2 | 60 |
SX362 | 报告《课程标准(2011)的“另类”解读》 | 郑毓信 | 2 | 60 |
SX363 | 报告《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 郑毓信 | 2 | 60 |
SX364 | 报告《数学概念与数学思维的教学》 | 郑毓信 | 2 | 60 |
SX365 | 报告《数学概念与思维的教学》 | 郑毓信 | 2 | 60 |
SX366 | 观摩课《分米和厘米》(二) | 周 艳 | 1 | 30 |
SX367 | 观摩课《小数的性质》(五) | 周 艳 | 1 | 30 |
SX368 | 观摩课《认识分数》(三) | 周素段 | 1 | 30 |
SX369 | 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五) | 周卫东 | 1 | 30 |
SX370 | 观摩课《统计》(四) | 周卫东 | 1 | 30 |
SX371 | 观摩课《找规律》(五) | 周卫东 | 1 | 30 |
SX372 | 观摩课《二进制》(六) | 周卫东 | 1 | 30 |
SX373 | 观摩课《确定位置》(五) | 周卫东 | 1 | 30 |
SX374 | 观摩课《小数的认识》(三) | 周卫东 | 1 | 30 |
SX375 | 观摩课《找规律》(四) | 周卫东 | 1 | 30 |
SX376 | 观摩课《认识小数》(三) | 周卫东 | 1 | 30 |
SX377 | 观摩课《认识平行》(四) | 周卫东 | 1 | 30 |
SX378 | 观摩课《角的初步认识》(二) | 周育钦 | 1 | 30 |
SX379 | 观摩课《速度 时间 路程》(四上) | 朱 力 | 1 | 30 |
SX380 | 观摩课《用字母表示数》(四) | 朱 珍 | 1 | 30 |
SX381 | 观摩课《乘法练习课》(四) | 朱乐平 | 1 | 30 |
SX382 | 观摩课《圆的认识》(五) | 朱乐平 | 1 | 30 |
SX383 | 观摩课《统计总复习》(六) | 贲友林 | 1 | 30 |
SX384 | 观摩课《轴对称图形》(四) | 贲友林 | 1 | |
SX385 | 报告《未来已来》 | 贲友林 | 1 | 30 |
SX386 | 观摩课《因数与倍数》(五) | 贲友林 | 1 | 30 |
SX387 | 观摩课《小数乘法》(五) | 贲友林 | 1 | 30 |
SX388 | 观摩课《圆的周长与面积练习》(五) | 贲友林 | 1 | 30 |
SX389 | 报告《学为中心:从理念到技术》 | 贲友林 | 1 | 30 |
SX390 | 观摩课《小数的意义》(五/同课异构之二) | 蔡宏圣 | 1 | 30 |
SX391 | 观摩课《认识方程》(四) | 蔡宏圣 | 1 | 30 |
SX392 | 观摩课《平均数》(四) | 曹元钟 | 1 | 30 |
SX393 | 互动点评 | 陈洪杰 | 1 | 30 |
SX394 | 观摩课《角的度量 》(四) | 陈玲红 | 1 | 30 |
SX395 | 观摩课《谁偷走了西瓜(数学绘本)》(一) | 刁京京 | 1 | 30 |
SX396 | 观摩课《阿拉丁与未来》(五) | 房昔梅 | 1 | 30 |
SX397 | 报告《台湾小学数学教材和课堂的特征》 | 房昔梅 | 1 | 30 |
SX398 | 观摩课《有趣的正方形》(三) | 房昔梅 | 1 | 30 |
SX399 | 报告《台湾的翻转课堂—以数学课为例》 | 房昔梅 | 1 | 30 |
SX400 | 观摩课《数字排排队》(三) | 房昔梅 | 1 | 30 |
SX401 | 报告《台湾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与走向》 | 房昔梅 | 1 | 30 |
SX402 | 观摩课《叫法交换律》(四) | 高玉洁 | 1 | 30 |
SX403 | 报告《小学数学教学的五个维度》 | 顾亚龙 | 2 | 60 |
SX404 | 观摩课《玩转“乘法”》(四) | 顾亚龙 | 1 | 30 |
SX405 | 报告《用低结构的教促进高结构的学》 | 顾亚龙 | 1 | 30 |
SX406 | 观摩课《谁围的面积最大》 | 顾亚龙 | 1 | 30 |
SX407 | 观摩课《计算比赛场次》(四)及报告 | 顾亚龙 | 1 | 30 |
SX408 | 报告《以学习为中心的数学课堂》 | 顾亚龙 | 1 | 30 |
SX409 | 观摩课《解决问题》(五) | 华应龙 | 1 | 30 |
SX410 | 报告《从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 | 华应龙 | 1 | 30 |
SX411 | 报告《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 华应龙 | 1 | 30 |
SX412 | 观摩课《阅兵引出的数学问题》(六) | 华应龙 | 1 | 30 |
SX413 | 观摩课《数学黑洞》(六) | 华应龙 | 1 | 30 |
SX414 | 报告《有中有数》 | 华应龙 | 1 | 30 |
SX415 | 报告《心中有数 无限美好》 | 华应龙 | 1 | 30 |
SX416 | 观摩课《阅兵中的数学故事》(六) | 华应龙 | 1 | 30 |
SX417 | 观摩课《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 黄爱华 | 1 | 30 |
SX418 | 观摩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五) | 黄爱华 | 1 | 30 |
SX419 | 观摩课《什么是方程》(五) | 黄爱华 | 1 | 30 |
SX420 | 观摩课《方程的意义》(五) | 黄爱华 | 1 | 30 |
SX421 | 报告《“大问题”教学课例研究—以“24时计时法”为例》 | 黄爱华 | 1 | 30 |
SX422 | 观摩课《平均数问题》(六) | 黄爱华 | 1 | 30 |
SX423 | 观摩课《24时记时法》(三/翻转课堂) | 黄爱华 | 1 | 30 |
SX424 | 报告《大问题教学,一种有生命力新型课堂》 | 黄爱华 | 1 | 30 |
SX425 | 观摩课《周长的认识》(三) | 黄玮慧 | 1 | 30 |
SX426 | 报告《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 孔企平 | 2 | 60 |
SX427 | 报告《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探索》 | 孔企平 | 2 | 60 |
SX428 | 报告《关于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 | 孔企平 | 2 | 60 |
SX429 | 评课 | 雷子东 | 1 | 30 |
SX430 | 互动点评 | 李一鸣 | 1 | 30 |
SX431 | 报告《好题不怕磨—知识性与思维性的统一》 | 刘德武 | 1 | 30 |
SX432 | 观摩课《数对练习课》(五) | 刘德武 | 1 | 30 |
SX433 | 报告《整合与回归》 | 刘德武 | 1 | 30 |
SX434 | 报告《细节,创意,价值》 | 刘德武 | 1 | 30 |
SX435 | 观摩课《平均数练习课》(五) | 刘德武 | 1 | 30 |
SX436 | 观摩课《一位数乘除法练习课》(三) | 刘德武 | 1 | 30 |
SX437 | 观摩课《数与形》(四) | 刘劲苓 | 1 | 30 |
SX438 | 观摩课《用数对确定位置》(五) | 刘伟男 | 1 | 30 |
SX439 | 报告《差异发展:成就学生个性之美》 | 林 俊 | 1 | 30 |
SX440 | 互动点评 | 林 俊 | 1 | 30 |
SX441 | 报告《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新常态》 | 刘 松 | 1 | 30 |
SX442 | 观摩课《用数对确定位置》(四) | 刘 松 | 1 | 30 |
SX443 | 报告《DT时代背景下分数意义教学的若干思考》 | 刘 松 | 1 | 30 |
SX444 | 观摩课《分数的再认识》(五) | 刘 松 | 1 | 30 |
SX445 | 观摩课《倍的认识》(二) | 刘 松 | 1 | 30 |
SX446 | 报告《课堂教学的“供给侧改革”》 | 刘 松 | 1 | 30 |
SX447 | 观摩课《树叶中的比》(六) | 陆 燕 | 1 | 30 |
SX448 | 报告《做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 | 罗鸣亮 | 1 | 30 |
SX449 | 观摩课《长方形的面积》(三) | 罗鸣亮 | 1 | 30 |
SX450 | 观摩课《小数的意义》(四) | 罗鸣亮 | 1 | 30 |
SX451 | 观摩课《你知道吗》(五) | 罗鸣亮 | 1 | 30 |
SX452 | 观摩课《面积的认识》(三) | 梅 娅 | 1 | 30 |
SX453 | 观摩课《用字母表示数》(五) | 倪志敏 | 1 | 30 |
SX454 | 观摩课《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二) | 聂世蓉 | 1 | 30 |
SX455 | 观摩课《数学广角—搭配》(二) | 潘小明 | 1 | 30 |
SX456 | 观摩课《分数的认识》(三) | 强震球 | 1 | 30 |
SX457 | 观摩课《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五) | 强震球 | 1 | 30 |
SX458 | 观摩课《角的度量》(三) | 强震球 | 1 | 30 |
SX459 | 观摩课《探索规律》(五) | 强震球 | 1 | 30 |
SX460 | 观摩课《比较图形的面积》(五) | 汤其鸣 | 1 | 30 |
SX461 | 观摩课《柱体的体积》(六) | 汪劲松 | 1 | 30 |
SX462 | 观摩课《形形色色玩数学两部曲》(五)及报告 | 吴佳慧 | 1 | 30 |
SX463 | 观摩课《统计;平均数》(四)及报告 | 徐 斌 | 1 | 30 |
SX464 | 报告《在数据分析中发展数学素养》 | 徐 斌 | 1 | 30 |
SX465 | 观摩课《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 | 徐 斌 | 1 | 30 |
SX466 | 报告《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 | 徐 斌 | 1 | 30 |
SX467 | 报告《有痕与无痕:数学课堂的能力与素养》 | 徐 斌 | 1 | 30 |
SX468 | 观摩课《认识倍》(二) | 徐 斌 | 1 | 30 |
SX469 | 报告《老子智慧与无痕教育》 | 徐 斌 | 1 | 30 |
SX470 | 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退”中的数学》(五) | 徐长青 | 1 | 30 |
SX471 | 报告《关于简约数学的思考》 | 徐长青 | 1 | 30 |
SX472 | 观摩课《数与形》(六) | 徐长青 | 1 | 30 |
SX473 | 报告《教学在思维深处》 | 徐长青 | 1 | 30 |
SX474 | 观摩课《优化》(四) | 徐长青 | 1 | 30 |
SX475 | 报告《课堂静悄悄的“革命”》及评课 | 闫 勤 | 1 | 30 |
SX476 | 评课 | 闫 勤 | 1 | 30 |
SX477 | 互动点评 | 闫 勤 | 1 | 30 |
SX478 | 观摩课《角的度量 》(四) | 俞正强 | 1 | 30 |
SX479 | 观摩课《平均数》(三) | 俞正强 | 1 | 30 |
SX480 | 观摩课《植树问题》(四) | 俞正强 | 1 | 30 |
SX481 | 观摩课《射线、直线和角》(四) | 张冬梅 | 1 | 30 |
SX482 | 观摩课《乘法练习》(四) | 张冬梅 | 1 | 30 |
SX483 | 观摩课《倍》(二) | 张冬梅 | 1 | 30 |
SX484 | 报告《从整体视野看数学课堂—以“圆的认识”为例》 | 张齐华 | 1 | 30 |
SX485 | 报告《数学教育的未来》 | 张齐华 | 1 | 30 |
SX486 | 报告《一个人,一堂课》 | 张齐华 | 1 | 30 |
SX487 | 观摩课《百分数的意义》(五) | 张齐华 | 1 | 30 |
SX488 | 报告《数学课堂的新常态》 | 张齐华 | 1 | 30 |
SX489 | 观摩课《有多重》(三) | 曾 浩 | 1 | 30 |
SX490 | 报告《数学教育的若干深层次思考》 | 郑毓信 | 2 | 60 |
SX491 | 观摩课《分数的意义》(四) | 周卫东 | 1 | 30 |
SX492 | 观摩课《认识多位数》(四) | 周卫东 | 1 | 30 |
SX493 | 观摩课《分数的认识》(五) | 周卫东 | 1 | 30 |
SX494 | 观摩课《图形与变换(总复习)》(六) | 朱国荣 | 1 | 30 |
SX495 | 报告《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四个基本问题》 | 朱国荣 | 1 | 30 |
SX496 | 观摩课《认识分数》(三) | 朱国荣 | 1 | 30 |
SX497 | 观摩课《分数的意义》(四) | 朱国荣 | 1 | 30 |
SX498 | 观摩课《分数表示什么》(四) | 朱国荣 | 1 | 30 |
SX499 | 报告《量与率的重构》 | 朱国荣 | 1 | 30 |
SX500 | 报告《台湾小学数学教学的关注点》 | 房昔梅 | 1 | 30 |
SX501 | 观摩课《神机妙算》(四) | 房昔梅 | 1 | 30 |
SX502 | 报告《简约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论述》 | 徐长青 | 1 | 30 |
SX503 | 观摩课《分数的意义》(五) | 徐长青 | 1 | 30 |
SX504 | 观摩课《可能性》(四) | 张冬梅 | 1 | 30 |
SX505 | 观摩课《对策问题》(四) | 朱国荣 | 1 | 30 |
SX506 | 观摩课《平均数》(四) | 肖 凡 | 1 | 30 |
SX507 | 观摩课《你知道吗?》(人教六) | 罗鸣亮 | 1 | 30 |
SX508 | 报告《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 | 罗鸣亮 | 1 | 30 |
SX509 | 观摩课《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六) | 张齐华 | 1 | 30 |
SX510 | 报告《例子数学教师的“核心素养”》 | 张齐华 | 1 | 30 |
SX511 | 观摩课《用字母表示数》(四) | 俞正强 | 1 | 30 |
SX512 | 观摩课《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二) | 李雪娇 | 1 | 30 |
SX513 | 观摩课《认识厘米》(二) | 余 颖 | 1 | 30 |
SX514 | 报告《“核心素养”观念下的数学教育》 | 郑毓信 | 2 | 60 |
SX515 | 观摩课《认识方程》(五) | 黄爱华 | 2 | 60 |
SX516 | 报告《我对“化错”教学的思考》 | 华应龙 | 1 | 30 |
SX517 | 观摩课《面积》(三) | 华应龙 | 1 | 30 |
SX518 | 报告《倾听 思考 建议》 | 刘德武 | 1 | 30 |
SX519 | 观摩课《轴对称图形》(二) | 刘德武 | 1 | 30 |
SX520 | 观摩课《百分数的认识》 | 强震球 | 1 | 30 |
SX521 | 观摩课《平均数》(四) | 徐 斌 | 1 | 30 |
SX522 | 报告《无痕教育与苏式课堂》 | 徐 斌 | 1 | 30 |
SX523 | 报告《透视课堂》 | 贲友林 | 1 | 30 |
SX524 | 观摩课《角的度量 》(四) | 贲友林 | 1 | 30 |
SX525 | 观摩课《得数是6的加法》(一) | 贲友林 | 1 | 30 |
SX526 | 报告《点评及报告》 | 闫 勤 | 1 | 30 |
SX527 | 观摩课《周期问题》(四) | 顾亚龙 | 1 | 30 |
SX528 | 报告《把握小学数学设计的“六个度”》 | 顾亚龙 | 1 | 30 |
SX529 | 观摩课《认识负数》(五) | 刘 松 | 1 | 30 |
SX530 | 报告《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冷思考》 | 刘 松 | 1 | 30 |
SX531 | 报告《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情分析》 | 刘 松 | 1 | 30 |
SX532 | 报告《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变革的坚守与突破》 | 刘 松 | 1 | 30 |
SX533 | 报告《找准核心素养落地的着力点》 | 刘 松 | 1 | 30 |
SX534 | 观摩课《玩转三角形》(五) | 刘 松 | 1 | 30 |
SX535 | 观摩课《分数初步认识》(三)同课异构之二 | 刘 松 | 1 | 30 |
SX536 | 观摩课《几分之几》(三) | 刘 松 | 1 | 30 |
SX537 | 观摩课《认识几分之一》(三) | 刘 松 | 1 | 30 |
SX538 | 观摩课《有序数对》(六) | 刘 松 | 1 | 30 |
SX539 | 观摩课《从正方形边长变化想起》(六) | 余 颖 | 1 | 30 |
SX540 | 观摩课《数字游戏》(二) | 余 颖 | 1 | 30 |
SX541 | 观摩课《三角形的内角和》(四) | 余 颖 | 1 | 30 |
SX542 | 观摩课《天才建筑师》(五) | 洪雪芬 | 1 | 30 |
SX543 | 报告《创意数学—引动数学学习新思维》 | 洪雪芬 | 1 | 30 |
SX544 | 观摩课《确定位置》(四) | 裴红星 | 1 | 30 |
SX545 | 名师对话:以生为本的学习 | 贲友林 房昔梅 | 1 | 30 |
SX546 | 观摩课《有趣的推理》(三) | 康 黎 | 1 | 30 |
SX547 | 报告《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 | 焦建利 | 1 | 30 |
SX548 | 观摩课《因数和倍数》(五) | 李 新 | 1 | 30 |
SX549 | 观摩课《大魔术师3—反序数》(六) | 沈 勇 | 1 | 30 |
SX550 | 观摩课《圆的认识》(五) | 李连峰 | 1 | 30 |
SX551 | 观摩课《圆形的面积》(五)同课异构之二 | 刘延革 | 1 | 30 |
SX552 | 观摩课《算“24”点》(三) | 金 皑 | 1 | 30 |
SX553 | 名师对话:以生为本的学习 | 闫勤等 | 1 | 30 |
SX554 | 观摩课《小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 王建军 | 1 | 30 |
SX555 | 观摩课《兔子的问题》(四) | 王 琼 | 1 | 30 |
SX556 | 观摩课《撘一搭》(五)及分享 | 王明滨 | 1 | 30 |
SX557 | 观摩课《三角形的认识》(四) | 周 娟 | 1 | 30 |
SX558 | 观摩课《抢数游戏》(五) | 郑 洁 | 1 | 30 |
SX559 | 观摩课《圆的认识》(苏教五) | 朱森明 | 1 | 30 |
SX560 | 观摩课《3的倍数》(五) | 张 芳 | 1 | 30 |
SX561 | 观摩课《面积单位》(三) | 周闵闵 | 1 | 30 |
SX562 | 观摩课《分数》(五)及报告 | 吴佳慧 | 1 | 30 |
SX563 | 观摩课《平均数》(四) | 田 俊 | 1 | 30 |
SX564 | 观摩课《数与形》(六)及分享 | 王陈亮 | 1 | 30 |
SX565 | 报告《学为中心:从思考到实践》 | 贲友林 | 1 | 30 |
SX566 | 报告《学为中心:从理念到技术》 | 贲友林 | 1 | 30 |
SX567 | 报告《学习:必须要想的几个问题》 | 贲友林 | 1 | 30 |
SX568 | 报告《思想改变课堂》 | 贲友林 | 1 | 30 |
SX569 | 观摩课《认识负数》(五) | 贲友林 | 1 | 30 |
SX570 | 观摩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 | 贲友林 | 1 | 30 |
SX571 | 观摩课《找规律》(五) | 贲友林 | 1 | 30 |
SX572 | 观摩课《解决问题》(二) | 贲友林 | 1 | 30 |
SX573 | 观摩课《相等的分数》(五) | 贲友林 | 1 | 30 |
SX574 | 观摩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练习》(三) | 贲友林 | 1 | 30 |
SX575 | 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三) | 蔡宏圣 | 1 | 30 |
SX576 | 观摩课《面积的意义》(三) | 蔡宏圣 | 1 | 30 |
SX577 | 观摩课《小数的意义》(四) | 蔡宏圣 | 1 | 30 |
SX578 | 报告《得法多自古人书》 | 刘德武 | 1 | 30 |
SX579 | 报告《练习设计的层次感与思维性》 | 刘德武 | 1 | 30 |
SX580 | 报告《练习与建议》 | 刘德武 | 1 | 30 |
SX581 | 报告《有现场感的数学最有魅力》 | 刘德武 | 1 | 30 |
SX582 | 观摩课《我们来到钟表盘上》(六) | 刘德武 | 1 | 30 |
SX583 | 观摩课《解决问题练习课》(二) | 刘德武 | 1 | 30 |
SX584 | 观摩课《画方求积》(五) | 刘德武 | 1 | 30 |
SX585 | 观摩课《分数乘法》(六) | 罗鸣亮 | 1 | 30 |
SX586 | 观摩课《长方体的体积》(五) | 罗鸣亮 | 1 | 30 |
SX587 | 观摩课《真分数和假分数》(五) | 罗鸣亮 | 1 | 30 |
SX588 | 报告《做个讲道理的老师》 | 罗鸣亮 | 1 | 30 |
SX589 | 报告《“都是我们惹的祸”》 | 罗鸣亮 | 1 | 30 |
SX590 | 报告《台湾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 | 房昔梅 | 1 | 30 |
SX591 | 报告《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 | 房昔梅 | 1 | 30 |
SX592 | 观摩课《猜猜谁会赢》(四) | 房昔梅 | 1 | 30 |
SX593 | 观摩课《阿拉丁和魔法师》(六) | 房昔梅 | 1 | 30 |
SX594 | 观摩课《玩转三角形》(五) | 房昔梅 | 1 | 30 |
SX595 | 观摩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三) | 强震球 | 1 | 30 |
SX596 | 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三) | 强震球 | 1 | 30 |
SX597 | 观摩课《三角形的认识》(三)同课异构之一 | 强震球 | 1 | 30 |
SX598 | 观摩课《圆的认识》(四) | 强震球 | 1 | 30 |
SX599 | 观摩课《探索规律》(五) | 强震球 | 1 | 30 |
SX600 | 观摩课《分数的意义》(五) | 强震球 | 1 | 30 |
SX601 | 报告《用结构的力量改变课堂》 | 顾亚龙 | 1 | 30 |
SX602 | 报告《题组模块:给数学课堂以生长的力量》 | 顾亚龙 | 1 | 30 |
SX603 | 观摩课《方程》(四) | 顾亚龙 | 1 | 30 |
SX604 | 观摩课《怎样围面积最大》(五) | 顾亚龙 | 1 | 30 |
SX605 | 观摩课《行程问题(练习课)》(五) | 顾亚龙 | 1 | 30 |
SX606 | 观摩课《位置的表示方法》(四) | 顾亚龙 | 1 | 30 |
SX607 | 报告《核心素养何以在数学课中生长》 | 潘小明 | 1 | 30 |
SX608 | 观摩课《确定位置》(四) | 潘小明 | 1 | 30 |
SX609 | 观摩课《可能性的大小》(五) | 潘小明 | 1 | 30 |
SX610 | 观摩课《图形面积的计算》(五)同课异构之一及报告 | 潘小明 | 2 | 60 |
SX611 | 观摩课《谁围出的面积最大》(四)及报告 | 潘小明 | 2 | 60 |
SX612 | 观摩课《小数的初步认识》(三)及报告 | 潘小明 | 2 | 60 |
SX613 | 观摩课《组合图形的面积》 | 潘小明 | 1 | 30 |
SX614 | 观摩课《字母表示数》(五) | 黄爱华 | 1 | 30 |
SX615 | 观摩课《三角形的认识》(四)同课异构之二 | 黄爱华 | 1 | 30 |
SX616 | 观摩课《什么是比》(六) | 黄爱华 | 1 | 30 |
SX617 | 报告《基于机构化思维的大问题教学设计》 | 黄爱华 | 1 | 30 |
SX618 | 报告《教材文本研读与教学设计》 | 黄爱华 | 1 | 30 |
SX619 | 报告《基于大问题教学的“微研修”》 | 黄爱华 | 1 | 30 |
SX620 | 观摩课《重叠》(三) | 徐长青 | 1 | 30 |
SX621 | 观摩课《优化》(四) | 徐长青 | 1 | 30 |
SX622 | 观摩课《分数的意义》(五) | 徐长青 | 1 | 30 |
SX623 | 报告《小学数学的简约教学的基本策略》 | 徐长青 | 1 | 30 |
SX624 | 报告《简约教学分享:从课的背后谈备课》 | 徐长青 | 1 | 30 |
SX625 | 观摩课《平均数》(四) | 徐 斌 | 1 | 30 |
SX626 | 观摩课《统计》(四) | 徐 斌 | 1 | 30 |
SX627 | 观摩课《认识倍》(二) | 徐 斌 | 1 | 30 |
SX628 | 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四) | 徐 斌 | 1 | 30 |
SX629 | 观摩课《两步计算应用题》(三) | 徐 斌 | 1 | 30 |
SX630 | 报告《从有痕到无痕》 | 徐 斌 | 1 | 30 |
SX631 | 报告《从<道德经>看无痕教育的内涵与智慧》 | 徐 斌 | 1 | 30 |
SX632 | 报告《无痕教育的实践特征》 | 徐 斌 | 1 | 30 |
SX633 | 观摩课《平均数》(三) | 俞正强 | 1 | 30 |
SX634 | 观摩课《鸡兔同笼》(复习课/六) | 俞正强 | 1 | 30 |
SX635 | 观摩课《小数的意义,性质,大小》(六) | 俞正强 | 1 | 30 |
SX636 | 观摩课《体积和容积》(五) | 俞正强 | 1 | 30 |
SX637 | 报告《这节课为什么这么上?》(复习课/六) | 俞正强 | 1 | 30 |
SX638 | 观摩课《长方体与正方体单元练习》(五) | 朱国荣 | 1 | 30 |
SX639 | 观摩课《对策问题》(四) | 朱国荣 | 1 | 30 |
SX640 | 观摩课《古罗马人的数字》(绘本/五) | 朱国荣 | 1 | 30 |
SX641 | 观摩课《用不同进制表示数》(五) | 朱国荣 | 1 | 30 |
SX642 | 观摩课《抽屉原理》(六) | 朱国荣 | 1 | 30 |
SX643 | 报告《数学核心素养与挑战性教学》 | 朱国荣 | 1 | 30 |
SX644 | 报告《让学习更有挑战性》 | 朱国荣 | 1 | 30 |
SX645 | 报告《求学问需学问》 | 朱国荣 | 1 | 30 |
SX646 | 报告《“核心素养”观念下的数学教育》 | 郑毓信 | 2 | 60 |
SX647 | 报告《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 | 郑毓信 | 2 | 60 |
SX648 | 报告《中国数学教育的“问题”特色》 | 郑毓信 | 2 | 60 |
SX649 | 观摩课《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六) | 周卫东 | 1 | 30 |
SX650 | 观摩课《分数的意义》(五) | 周卫东 | 1 | 30 |
SX651 | 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同课异构之一 | 周卫东 | 1 | 30 |
SX652 | 观摩课《认识分数》(三) | 周卫东 | 1 | 30 |
SX653 | 观摩课《用数对确定位置》(四) | 周卫东 | 1 | 30 |
SX654 | 观摩课《认识百分数》(六) | 周卫东 | 1 | 30 |
SX655 | 观摩课《数的奇偶性》(五) | 周卫东 | 1 | 30 |
SX656 | 观摩课《和的奇偶性》(五) | 周卫东 | 1 | 30 |
SX657 | 观摩课《计算练习课》(四) | 张冬梅 | 1 | 30 |
SX658 | 观摩课《认识线段》(二) | 张冬梅 | 1 | 30 |
SX659 | 观摩课《分米与毫米》(二) | 张冬梅 | 1 | 30 |
SX660 | 报告《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 | 张齐华 | 2 | 60 |
SX661 | 报告《让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 张齐华 | 1 | 30 |
SX662 | 报告《改课:究竟改了什么》 | 张齐华 | 1 | 30 |
SX663 | 观摩课《确定位置拓展课》(六) | 张齐华 | 1 | 30 |
SX664 | 观摩课《小数的初步认识》(三)及报告 | 张齐华 | 1 | 30 |
SX665 | 观摩课《“数”说淘宝》(六) | 张齐华 | 1 | 30 |
SX666 | 观摩课《沉默的数据》(六) | 张齐华 | 1 | 30 |
SX667 | 观摩课《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三)及报告 | 贲友林 | 1 | 30 |
SX668 | 观摩课《鸡兔同笼》(三) | 贲友林 | 1 | 30 |
SX669 | 观摩课《复式统计表》(四) | 贲友林 | 1 | 30 |
SX670 | 报告《重新认识课堂(2019)》 | 贲友林 | 1 | 30 |
SX671 | 观摩课《认识方程》(五) | 蔡宏圣 | 1 | 30 |
SX672 | 观摩课《轴对称再认识(一)》(五) | 陈晶晶 | 1 | 30 |
SX673 | 观摩课《分数的基本性质》(五) | 丁爱平 | 1 | 30 |
SX674 | 报告《区域推进数学实验的策略和行动研究》 | 高 静 | 1 | 30 |
SX675 | 观摩课《三角形的整理与复习》(四) | 顾兴民 | 1 | 30 |
SX676 | 观摩课《小数的意义》(三) | 顾亚龙 | 1 | 30 |
SX677 | 观摩课《长方体的体积》(五) | 郭见兰 | 1 | 30 |
SX678 | 观摩课《认识底和高》(五) | 黄 乐 | 1 | 30 |
SX679 | 观摩课《认识百分数》(五) | 黄爱华 | 1 | 30 |
SX680 | 报告《如何进行课堂上的深度对话》 | 黄爱华 | 1 | 30 |
SX681 | 报告《信息时代教师的知识、学习与专业发展》 | 焦健利 | 1 | 30 |
SX682 | 观摩课《有趣周长》(六)及报告 | 刘 松 | 1 | 30 |
SX683 | 观摩课《相等与不相等》(一) | 刘德武 | 1 | 30 |
SX684 | 报告《数感,重在感觉》 | 刘德武 | 1 | 30 |
SX685 | 观摩课《口算乘法》(三) | 罗鸣亮 | 1 | 30 |
SX686 | 观摩课《数墙》(二)及报告 | 潘小明 | 1 | 30 |
SX687 | 观摩课《解决问题》(四) | 强震球 | 1 | 30 |
SX688 | 报告《基于学习科学视角的数学游戏化学习》 | 尚俊杰 | 1 | 30 |
SX689 | 观摩课《数量关系》(三) | 孙贵合 | 1 | 30 |
SX690 | 观摩课《圆的认识》(二) | 王明滨 | 1 | 30 |
SX691 | 观摩课《圆的魔术秀》(五) | 吴佳慧 | 1 | 30 |
SX692 | 报告《脉络系统中的学习表征》 | 吴佳慧 | 1 | 30 |
SX693 | 观摩课《折线统计图》(五) | 吴正宪 | 1 | 30 |
SX694 | 报告《如何设计好的数学课》 | 吴正宪 | 1 | 30 |
SX695 | 观摩课《平均课》(四)及报告 | 徐 斌 | 1 | 30 |
SX696 | 观摩课《分数的再认识(一)》(五) | 许贻亮 | 1 | 30 |
SX697 | 观摩课《数学游戏》(一) | 余 颖 | 1 | 30 |
SX698 | 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三) | 俞正强 | 1 | 30 |
SX699 | 观摩课《宽宽窄窄量量看》(绘本/三) | 张 晏 | 1 | 30 |
SX700 | 观摩课《认识小数》(三) | 张冬梅 | 1 | 30 |
SX701 | 观摩课《图形中的秘密》(六)及报告 | 张齐华 | 1 | 30 |
SX702 | 观摩课《长方形周长》(三) | 郑木木 | 1 | 30 |
SX703 | 观摩课《平均数》(四) | 周卫东 | 1 | 30 |
相关报道:近期现代与经典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报名中,点击此处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