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015-06-28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2

4、课前准备: 

学生:

1、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4、标画出自然段,将句子读通顺。

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相关多媒体课件。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初步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通过用大小两个球、课件演示,帮助学生了解伽利略思考和试验的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三、               教材分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说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从文本价值上说,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这些理应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学这篇课文,就必须立足新课程背景做新的文本审视教学处理,注重阅读感悟,着力言意兼得,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过程。

教学难点:

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个人进行联系与比较,理解伽利略身上可贵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在百度中搜索《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并对其进行精心的筛选、整理,制作成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相关教学材料,查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课文的资料进行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认真学习课文。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一个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在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从而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的精神

四、               教学方法

本文写得较为通俗易懂,这可以从课题入手,通过读课文让学生明白:伽利略认为亚里士多德说的一大一小的铁球同时落下,重的会先落地,而伽利略则认为这句话不对,通过反复实验,最终伽利略证明了两个铁球不管大小,从空中同时落下总是同时着地。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一边听朗读,一边采用课件演示,让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心理以及侧面描写来解读一个人物的特点。本文在介绍伽利略时,重点在于伽利略的心理、行动及侧面描写。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伽利略的所想、所做及其背景与环境,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去体会伽利略的人物特点,在学习伽利略怎么想,怎么做时,还用“      描写可见伽利略     ”的句式让学生写写批注。对于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在全文学习得差不多的时候,问:你明白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地谈谈体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简介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

1.教师出示学生搜集的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让学生进行介绍。(出示课件并配乐)

师:老师这儿有同学们搜集的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孩子们想不想了解一下?我看谁坐得最好!你们知道他们是一个什么人吗?他们对什么有不同的看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百度图片

伽利略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06516.htm#1

 

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4482.htm

 

课文插图(简介斜塔)

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

http://baike.baidu.com/view/37918.htm

 

2.读课题。

师:谁想来读读课题?(指名读)

师:读得多么有力啊,让我们也一起来大声地读一读吧!

3、听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百度搜索】《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文朗读。

 http://www.56.com/u11/v_NDM1OTM5NDE.html

二、自学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词。

(1)同桌互相认读生字。

师:昨天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相信大家把课文读了好多遍了吧?会读了呢?

生:会。

师:真棒!同桌之间互相认读一下要求会认的生字,看谁读得又准又快,好吗?(同桌之间认读生字。)

(2)集体反馈。

师:各位同学,会读了吗?

生:会了。

师:让老师来检查检查,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课件)

【百度搜索】《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件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8235935.html中的词语部分。

3)理解词语:

【百度搜索http://www.yuwenchaoshi.com/do/bencandy.php?fid=364&id=1435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主题

1、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是哪句话把他们联系起来的?我们接着来学习。

2、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引起了争议?

出示幻灯,齐读这一句话。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3、速读课文 ,联系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想一想: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

4、师生总结。

5、质疑:在题目上加上哪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同时”)加上哪三个字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重的先”)

6、过渡:人们当初是怎么看待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的?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引起了争议?学生背诵,再出示课件:

幻灯出示句子: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2、质疑:这句话说明铁球落地的速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3、过渡:伽利略是怎么想的呢?用波浪线画出伽利略产生怀疑的句子。

二、细讲第三自然段,感悟伽利略大胆质疑、崇尚科学的精神。

1、幻灯出示句子: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2、伽利略是怎样进行推理的?

(1)小组讨论,用不同的方法分析理解。(用实物试验一下。)

(2)师生交流汇报。

3、再读句子,他得出了哪两个结论?

在当时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的情况下,伽利略提出了怀疑,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小结:伽利略大胆质疑,不迷信权威。

4、过渡:他的怀疑是否正确呢?他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试验)试验分几步?

三、分析第四自然段,感悟伽利略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1、自读课文,想一想:从这部分中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试验的?

2、师: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学态度?(反复、许多次)

3、小组讨论:他为什么这样做?说明什么呢?

4、伽利略得出了什么结论?用横线划出来。

 幻灯出示句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5、齐读句子。

板书:速度与铁球的重量没有关系。

6、自由朗读课文: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你读出了什么?(让学生读完后接着结合自己的朗读,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7、师:他向学生做了试验,为什么还要做公开的试验呢?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8、品味朗读全段,体会伽利略的胆量和魄力。

四、讲读五、六自然段,感受伽利略坚持真理的勇气。

1【百度搜索课件再次出示比萨斜塔的照片。

http://baike.baidu.com/view/37918.htm

 

2师:大家看,来看公开试验的人真多,大家是怎样议论的?请用“    ”画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

3、感情朗读,品味人们的责备、嘲讽和讥笑的语气。

4师:孩子们,面对这一切,伽利略登上了比萨斜塔,实验的结果怎么样?

【百度搜索(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图片)

http://www.jpcai.com/html/changjing_101_1412.html

5师:看着眼前的结果,人们的表现怎样?

6小组说:人们会有怎样的神态?做出哪些动作?又会说些什么呢?

7人们为什么会这么惊讶?他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幻灯出示这句话:

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8老师读:人们惊讶了!他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结论竟然是错误的!多么不可想象啊!

9、师:齐读。大家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一起读。

10、师小结:经过了两千多年,绝对权威的结论被年轻的伽利略用事实证明了,这对人类来说是多么巨大的贡献!这其中,为了追求真理,伽利略又付出了多少艰辛和代价!

11、师: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告诉人们事实的真相——师生齐读: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12、师:他还要告诉人们科学的真理——生齐读:

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五、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我们自己也有了这种意识。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思考,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最后,老师想把伽利略的一句真理送给大家:幻灯出示:齐读

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思考是人类最大的快乐。——伽利略

六、拓展: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2、假如老师有错,你敢质疑吗?

作业超市:

请大家把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的神态、动作、语言描绘下来。

 

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不迷信  

         伽利略(分析、试验)-------善于思考

  试验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科学态度

六、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式的教学。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为学生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孩子们课前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课堂上能让学生展现个性:提倡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学习结果,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如:1、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2、图文结合。3、画出重点句子进行品读、讨论。4、利用资料。搜集的资料不但是孩子感兴趣的,有的还是学生难懂的问题,也有我的精心策划,目的是为了拓宽学习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敢于质疑的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更进一步的提高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尊重孩子的多元感受,让孩子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资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三、自主探究精神的体现。

在整个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时时感受到,我会说,我会学的喜悦。在教学的设计上,我处处考虑到学生的学情。贴近学生,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自主的火花时时闪现,但自主的同时也不忘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更好地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广东省         学校:  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溶洲小学    姓名:  简毅庆

职称:  小学语文高级    

通讯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溶洲小学

邮政编码:528061                  

联系电话:0757-85388759            

 

我热爱教育事业,从教十六年以来都能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服从领导的安排,在工作中任劳任怨,积极认真、负责任。在教学中,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创新,“百度”搜索,让我更轻松地上好每一节课,也方便了我学习更多的东西,做到活学活用。在教育中,我注重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和创造能力,从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多次辅导的学生参加征文大赛获得区的奖励,本人教书育人成绩显著,多次评为学校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禅城区优秀班主任。成绩代表过去,凭着我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我相信我的明天会做得更好!

 

 

 

 

 


阅读 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