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2册第8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现代白话短文中, “诗”是“文”话题由头和故事中心,“文”是“诗”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咏华山》一文以平实浅近的短文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学生读了故事短文进而学习古诗,就好比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很容易登堂入室,进入诗境,这就自然地降低了坡度,化难为易,为儿童学习古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学情分析:
《咏华山》以一篇完整的阅读课文的形式出现,学生必须像阅读其他课文一样,首先认真读好课文,借助语言文字,读懂课文内容,捕捉有效信息,学习课文语言,提高阅读能力,然后借助短文研究古诗,领悟诗的丰富内涵,接受美的熏陶,一篇课文既读文又学诗,可收到读文、学诗一箭双雕的功效。学生在读文与诗的过程中,势必要以文诗对照进而比较学习,寻找文与诗的内在联系,了解古诗写作的来龙去脉,探索理解古诗的丰富内涵,体会古诗句法结构的特点,这就可以从多角度地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综合效应。
教学目标:
1、会读本课生字词,通过反反复复诵读课文,理解生字词;
2、借助图画,依托观察、思考及想象,进行诗文对应,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借助图画,依托观察、思考及想象,进行诗文对应,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
教学准备:《咏华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向我们介绍了我国五大名山中的华山。学习 “华”字。
小朋友们你们想去看看吗?多媒体映示华山风光。
二、初读课文
课文的题目就是《咏华山》,是谁在咏华山呢?他是用什么来赞美华山的呢?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读了以后,你就了解了。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你知道谁在咏华山吗?用诵读诗歌来赞美华山就叫咏华山。引导学生质疑课文。
三、精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学习 “登”字,理解登山。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那么高,他们是怎么爬上去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这句话吗?相机理解“山顶”“沿着”“艰难”。
你们看(多媒体映示华山),华山那么高,那么险,山路那么窄,要登上华山可真不容易啊!指导读好第一句话。
他们登上山顶一看,啊!华山真高哇!他们是多么的惊讶啊!指导读出华山的高。
华山到底高在哪里呢?出示①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引导学生理解“远远近近”并指导读好这个词。指导读好①句。
出示②太阳是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白云现在在什么地方?理解“山腰间”孩子在哪里?他怎么看见白云的?指导读好②句。
小孩儿看到这幅景象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就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诗来赞美华山。理解“情不自禁”、“吟诵”
自由读《华山》这首诗,指名读这首诗,理解“更”“与”“齐”“首”的意思。
这首诗什么意思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说说吗?
再次朗读这首诗,加上动作表演读,练习背诵这首诗。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先生连连赞叹:“好诗!好诗!”这首施好在哪里,请同学们回去想想,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
四、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与”“齐”。
请学生说说这两个字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在田字格中什么位置上。学生描红,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