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歌》教学案例与反思

2015-07-20

《水乡歌》教学案例与反思

 

出示文字: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师:好好读读这段话,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自己一定能读懂的。 

生自读。 

师:刚才读这段话时,你们的脑海中是否出现了一幅幅水乡的画面。(出示水乡图) 

师:请小朋友们再图文对照着读一读、想一想,然后说说水乡的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景象。 

生自读(读得很投入) 

生:我仿佛来到了水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水。 

生:我也仿佛来到了水乡,我睁大眼睛,想数一数水乡有多少条水渠和小河,可是我怎么也数不过来,啊,水乡的水太多了! 

生:我看到了水乡的小河,河水很清很清,连河底的水草我都能看到,有时水草旁还会有小鱼虾游过呢。 

生:我看到的水乡小河和他们刚才说的不太一样。河水是碧绿碧绿的。一阵微风吹来,河面上就荡起一层一层的小水波,太美了! 

…… 

师:假如现在小朋友们就站在水乡的渠边、河边、塘边,你们最想去做什么呢? 

生:我想画一幅画,画下“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绿水荡清波”。 

生:我想弯腰,捧起水乡的清水喝一口,尝一尝它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生:我想照张相片,把水乡美景留在照片中。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什么也没说,你们就自己读进文中去了。水乡的水是这么多,这么美,像画一样。想把这段话读好背下来吗?请在下面认真做准备。 

生练习有感情朗读,背诵。(情绪高涨) 

教学反思: 

本案例中,教师从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到点拨学生想像画面,再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一直到最后鼓励学生朗读背诵,在整个教学环节之中,教师没有一点师“牵”生的痕迹。教学自始自终处在一种学生要读、愿想、抢说、乐背的良好氛围之中。教师大胆放手让二年级学生去自读自悟这段话,让学生独自走进文中,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各自构建起自己独特的阅读表象,产生了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教师始终遵循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学生是阅读的主人,阅读是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的体验与理解。正是有了上述的认识,教师才能放的开;也正是有了教师充分的放,学生才会有自读自悟的机会,课上才会产生多姿多彩的独特感受与体验。设想一下,学生若是在老师问题的牵引下,还会有机会尝一口河水的味道吗?阅读教学中教师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同时也是阅读课堂上学生的另一个主要对话对象与合作伙伴。课堂上,教师只放不收,学生便会放任自流;只收不放,学生便会亦步亦趋;能放能收,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若是能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牵手”,学生就会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在与教师、文本之间不断的对话过程之中,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 

 

 

 

 


阅读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