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走路的树》教案设计4

2015-07-26

会走路的树》

沈士丹

教材分析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苏教版小语教材把《会走路的树》编进二年级下学期课本,正是把课文当载体落实这一目标的良好举措。
  这篇童话语言浅显流畅,故事有情有趣,歌颂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倡导了人与人之间要真诚和友爱、互助和团结。教学时,我以为应抓住三点:
一、要学出情趣
  文学本是有情物。童话的字里行间永远充溢着情和趣。有了趣,才吸引孩子们注目,想读,爱读,读中追根求源,读后掩卷静思;有了情,才使美好的故事、深刻的内涵、深远的寄托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感动他们,激励他们。
  树,是植物,它怎么会走路呢?文题引发的有趣悬念,使课文有情有趣地展开故事情节。
  “好奇”你懂吗?小鸟见到了什么感到好奇?
  这棵会走路的树,小鸟喜欢吗?为什么?读书,感悟,可以得出如下四点结论:
  1 会走路的树长得漂亮——“金色”。
  2 会走路的树勤快——“走来走去”。
  3 会走路的树态度和蔼:“当然可以。来吧!”
  4 树与小鸟成了朋友:
  “玩了好一会儿”
  “把小鸟送回家”
  “天天陪小鸟”
  “去了许多地方,”
  “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第二年春天,小鸟又见到另一棵会走路的树,它提出了什么问题?
  小驯鹿说了哪些话?小鸟明白了什么?
  小驯鹿对小鸟好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读书,体悟,一篇只有263字的短短童话却一波三折,有趣有情地演绎着,有起有伏地延伸着,如一出小戏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如一卷卡通色彩斑斓、熠熠夺目,更如一本连环画,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多彩,彰显了人世间的友善和和谐。
二、要学有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上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鉴于此,苏教版小语教材的课文选编十分注重文中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读书中思索,在思索中读书,使语文学习实践化、生活化。
  《会走路的树》一文教学中有许多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想的空间。如:文中说,“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假如你是小鸟,你会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你会见到哪些有趣的东西?会知道你以前不知道的哪些知识?……
  再如:文中说,“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教学时,稍一拓展,孩子便有思有想,有言有语。诸如:小鸟飞往的地方是南方还是北方?为什么要飞到遥远的地方去?小鸟在与树告别时,会说哪些话?会走路的树会怎样回答她?……
  激发孩子们的想象思维、创造思维,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是学语文、用语文的关键。如果学无思想,只认认字读读文,这一切都将成为空谈。
三、要学会感激
  《语文课程标准》上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还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鉴于此,《会走路的树》一课的课后练习设计了这样一道题:“4 续讲故事。‘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
  教学时,教者要紧紧抓住这个题,让孩子们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结合生活,结合实践,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读懂课文的字与词、文与意的基础上,进一步读懂课文的情与感、头与尾、内与外,从而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切实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
  唤醒,也是一种教育。
  小鸟跟着小驯鹿来到她要感谢的老驯鹿家,她是有许多话要说的。如:过去误认为他是树对他不礼貌,表示道歉;过去常常缠住他,落在他的鹿角上游玩,增加了他人的负担和麻烦,请求谅解;第一次跟他“玩了好一会儿”,又“把小鸟送回家”,使小鸟没有迷路,以作感谢;“这以后”“天天来陪小鸟”,小鸟不寂寞了、不孤独了,还“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使小鸟壮了胆量,长了见识,增了知识,过得很愉快、很充实,因此,小鸟非常感激。
  但,我以为这样教学还仅仅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层面上。要使孩子们真正读懂课文,真正理解课文的内涵,还需借助课文本身,加大与文本对话的力度。是否可以这样引导呢?
  1 小驯鹿长得美吗?你从哪些语句知道的?
  2 小驯鹿好吗?你从哪些语句喜欢上他的?
  3 小鸟为什么“叫起来”?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当时想到了哪些?想说哪些话?
  4 小驯鹿为什么“也激动起来”?他为什么也“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家快步走去”?

  友好,和善,真诚,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借助童话把这些真、善、美的优秀品格濡染开去,洇浸给童心纯真的一代又一代孩子。因此,在续讲故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学会感激”放在重要位置,引导孩子们用“第一人称”发自肺腑地感激老驯鹿培养友情、传授知识、传承美德的高贵品质和精神,以期在新的层面上教书育人。
    “学出情趣——学有思想——学会感激”是本文教学的一条线。教书,要教有灵魂的书;育人,要育真正意义上的人。为孩子们的精神发展打好一点生命的底色,“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仅是我们的课程观,也是我们的教育观。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二、读中感悟放飞想像

(一)、  品读课文第一部分。 

1、  过渡:这篇课文是一个优美的童话故事,故事从一个春天的早晨开始。(课件)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2、   这时,一只小鸟看到了这棵会走路的树,非常好奇,它问了些什么呢?(出示句子:“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 

自由地读一读。 

谁学着小鸟的样子问一问?  评:小鸟充满了好奇心。 

还有谁来读?              评:老师从你的声音中听出了小鸟充满了好奇心,要是你的眼神,你的表情再充满好奇,就更好了。 

再试试看。                评:有进步了。 

还有谁想读?              评:声音好听,表情丰富。 

让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 

3、小鸟这样问了,小树怎么说的呢?(出示:“当然可以,来吧!”) 

自由读一读。 

谁来做小树说一说。评:小树干脆、热情。 

你再读读看。      评:真干脆、真热情。 

还有谁想读?      评:也干脆、也热情。

还有谁想和他比赛? 评:多么干脆,多么热情。 

4、谁愿意做小鸟和小树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你想做小鸟还是小树?那谁来做? 

小鸟和小树说话时,眼睛是互相看着对方的。好,小鸟开始问了 

评:不错,要是一边说话,一边做动作就更好了。 

还有谁想试试?加上你的动作、表情。 

评:表演得十分投入。 

还有谁来试试?那么多小朋友都想。那我们南半边小朋友做小鸟,北半边小朋友做小树。看谁表演得最像? 

5、小树这样说了,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 

第一次见面,就成了好朋友,用一个成语来说,叫什么来着?那叫----一见如故。 

    谁来读好这句话?     评:玩了好一会儿,好长的时间啦。还送他回家,对小鸟多好啊。 

    还有谁来读好它?     过渡:小树带着小鸟就玩这一次吗? 

6、(出示句子: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自由读。 

   师引: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每天都来陪小鸟呀。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哎呀,去了那么多地方,看了那么多东西。 

   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么样啊? 

               (板书:小鸟   热情友好)   

   指导读:小树对小鸟这么热情友好,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谁来读?    评:他读出了小树对小鸟的热情友好了吗? 

没有,那你来读读看。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说不出来,其实呀,读书时可以抓住重点词来用心地体会。这几句可以抓住这样的一些重点词来体会小树的热情友好。 

你们试着读读看。 

谁来读?这么多人举手,让我们来齐读。 

7、 小树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想想看他们可能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东西? 

(1)小朋友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一起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出示句式) 

(2)交流    评:小朋友们真是想象丰富,见多识广。还想不想知道他们又去了什么地方? 

(3)出示画面。 

小树带着小鸟来到了竹林,看到了苍翠挺拔的竹子。 

        来到了田野,看到了金黄灿烂的油菜花。 

他们又来到了小溪边,看到了漽漽涓流的溪水。 

    来到了山脚下,看到了飞流直下的瀑布。 

  他们还看到了温柔宁静的湖泊,美丽如画的夕阳。 

8、   这些景色美吗?小鸟和小树当时玩的时候的心情一定非常的---高兴。 

9、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小鸟长大了,他要向这棵树告别。他们就要分别了,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如果老师就是那棵小树,你们就是快要飞走的小鸟,想对我说什么? 

(回答:对小树说话,首先要喊一声小树呀。) 


阅读 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