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青岛 陈祥燕

2016-11-25

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小学数学骨干班赴无锡培训

11月17日,市南区骨干班的学员们在班主任梁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太湖之无锡,开始了为期两天半的培训学习。

        11月18日上午,聆听了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毓信教授的报告《“核心素养”观念下数学下的数学教育》。郑教授指出,数学教育要让学生学会思维,让思维更清楚、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

        听完郑毓信教授的讲座,我们紧接着听了两节课,第一节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强震球老师讲的《百分数的认识》,强老师的课,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感受到百分数的必要性,在丰富的生活实例中体会学习的价值。

        第二节课是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讲的《轴对称图形》。刘老师课处处充满着教育的智慧,让在座的老师无不感受到大师的深度与内涵,同时,淳朴的案例分析师也引起了在座老师对自身教学的的深刻反思!

        11月18日下午,我们聆听了三位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第一节课徐斌老师通过四次套圈游戏比赛,让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老师着眼于让学生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懂得应用平均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融合。徐老师通过幽默而又精道的语言,恰如其分的引导追问,睿智从容的评价估计,吸引着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刘松老师诙谐幽默的教学风格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感受到了数学课堂的魅力。刘老师的课堂让我们感受到:一.知识来源于孩子的生活经验;二.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三.知识的严谨性。

        贲友林老师《角的度量》一课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并没有特别"精致"的课前准备,也没有为么华丽的课件,只用到了实物展台。课前先尝试量角、画角,学生的学在前,教师的教在后。面对前置性的小研究,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会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而贲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出现的每一个错误,在"化错"的过程中,不断对比、思辨、完善,将学生的资源、错误的资源进行二次学习,将课前小研究与课上学习进行深入的融合。

         特级教师闫琴老师进行了评课:用三句话概括了刘老师和贲老师的课。刘老师的课体现出在: 1.数学是好玩的,2.数学是思辨的,3.数学学习是可以生长的。贲老师的课的特点 :1.突出学生,2.突出学习, 3.突出合作。最后闫老师希望老师做到放手,示弱,利用这六个字,成为智慧教室。

        伴着蒙蒙细雨开启了11月19日的学习之旅!“北华”华应龙和“南华”黄爱华两位老师的示范课,是大家最期待的!

        上午第一节由“北华”华应龙老师执教的《面积》,积线成面的引入,层层递进的思考,故事的情趣化,道德教育的慢慢渗透,鼓励与赞赏的评价,尊重能让我们看得见,喜欢这种淡淡的、温暖的课。

       把佛理和教学紧密结合的真空妙有华先生,在报告中告诉我们怎样巧妙地把错误化解,而不是去"堵”,把错误当作很好的资源。如果数学课是一种艺术,那么华老师就是为大家呈现了一场视觉、听觉上的完美盛宴。 

        第二节是余颖老师执教《多边形面积》的复习课,从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转化”至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从未知的面积“转化”到已知的面积。一个个问题,层层递进,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潜移默化中理解,循序渐进中掌握,春风化雨中提升。

        第三节是由“南华”黄爱华老师执教的《认识方程》一课,黄老师风趣幽默、独具匠心。首先让孩子用动作表示、用连环画解释平衡、不平衡、平衡,然后引出什么是方程。接着黄老师把方程抽象出条件、问题、关系三要素,直指方程的核心,把“让我列方程”变成“我要列方程”。

       正如黄老师所说,孩子学了方程以后,对数学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新层次。

                                          

        早就听说这次研讨会有两位特级教师俞正强和张齐华的观摩课,19日下午我们得偿所愿,有幸观摩了这两位特级教师的课,收获满满。

         "数学奇才"俞正强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俞正强老师整堂课并无课件使用,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个信封,课堂中就地取材,甚至拿自己秃顶的头发来启发学生,演绎了一堂奇妙无比的数学课堂。

        俞正强老师相声般的幽默,跟孩子说“小心点,数学老师是非常狡猾的”,挖了一个个陷阱让孩子往里"跳",又让他们自己"爬"出来。孩子既上得开心,又不会兴奋过头而忘记思考。精彩的课堂感染了每位学生以及在座的老师。

         著名的“三华”大家之一张齐华老师执教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课堂上张老师肯定每个学生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知识自然生成。学生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完善了自己片面的认识,从中也体会到了学习数的乐趣。精彩的课堂感染了每位学生以及在座的老师。

         随后我们一起聆听了张老师的«从知识技能走向核心素养»的报告:一位数学老师得具备数学素养(茶壶中的饺子)、教学素养(装饺子的茶壶)、人文素养(用茶壶倒饺子的人),又对人文素养从真善美三个角度考虑了对人为素养进行了诠释。

      罗鸣亮老师讲的《你知道吗?》,将2、3、5倍数的特征研究方法的道理娓娓道来,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数学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数学是要会“讲道理”的。

        总之,几天的学习,让我们领略到了各位大师的风采,他们的教学,别具一格,各领风骚:有着浓浓京腔睿智儒雅的刘德武老师、幽默的老辣鬼才~俞正强老师,“真空妙有”的华先生、“大问题的倡导者”黄爱华老师,“注重讲道理”的罗鸣亮老师……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也进行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研讨。

      有随听随思的即时性思考:

        也有无论是课间的休息时间、用餐时间,还是晚餐之后无处不在的交流碰撞!

        还有轻松有趣的活动:采取用一个词才形容你的最喜欢的大师!活动得到了骨干班老师的积极响应!从投票到颁奖,在轻松愉悦中加深了对大师内涵的理解与感悟!

        转眼间,两天半的培训结束了,但是就如古有乐师弹琴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今有大师上课回味无穷!老师们结合自己培训和教学,写出了发自肺腑的培训感言!

        两天半的培训已经结束了,我们踏上了回青之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带着一颗对学生热爱的心,结合自己的学习感悟,且行且思!

                  

             2016年11月20日

      


阅读 6914